每个妈妈都知道,常常对发脾气,吼叫,甚至打骂,对宝贝的身心健康都是很不好的。最直接的影响是破坏你和宝贝与生俱来的亲密感,深远的甚至影响宝贝的一生性格······
可是当宝贝的爸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工作那么忙,生活压力那么大,宝贝有时候真的不懂事啊!我也不想发脾气啊!我也不想吼他们!我也控制不住我自己啊!我吼完也很后悔啊!!!
1“狮吼功”对管教宝贝真的有用吗?实际上,对宝贝吼叫是最无用的沟通。
你在厨房忙到满头大汗,宝贝不好好吃饭只顾着吃零食;好不容易一起坐下来吃饭,宝贝把你夹给她的青菜扔掉;马上就要迟到了,宝贝在磨磨唧唧不肯出门·····
你根本控制不住自己要吼叫!一点即燃的那种有没有!妈妈们自己觉得,宝贝调皮不听话的时候,除了吼宝贝,已经没有别的方法比这个更有效的了!
但其实吼叫只能带来两个后果:
1、宝贝觉得妈妈天天很大声的对自己说话,不爱自己了!
就曾经有个朋友的宝贝被她妈妈吼叫之后,很委屈地说——“妈妈我不是你亲生的,你为什么那么讨厌我!”
对于宝贝来说,吼叫的态度本身就已经很让人伤心,直接伤害宝贝的感情。甚至有的宝贝觉得,自从上学之后,妈妈就变得很凶很凶,再也不爱自己了。
2、长时间的吼叫习惯,让宝贝已经充分“免疫”
宝贝会认为那只是爸妈在发泄情绪,对宝贝的真正教育作用很弱很弱。宝贝只是,妈妈吼完等下就过去了,他们根本不会真的认真听妈妈在讲些什么。
2怎样才是有效的沟通呢?这些都是比吼叫更高明的方法。
1、只在原则问题上管教宝贝
所谓的原则问题包括:品德问题、安全问题等都需要爸妈作为监护人的严格管教。但是非原则问题,比如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看哪本书,爸妈就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都要管了。宝贝烦,你也累,对吗?
2、不随意打扰宝贝
很多宝贝很难轻易放下手上的事情,同时也很难做到一心两用。爸爸妈妈应该了解到宝贝这个成长时期的特点,对他们多点宽容和耐心。所以在叫宝贝的时候,观察宝贝正在做什么,尽量在宝贝的活动间隙和他们说话。
3、多给宝贝表达的机会
很多时候,事情并不是我们“看上去”那样,多给宝贝表达的机会,也许可以让你少一些误会宝贝的机会,让你更理解宝贝,同时也能让宝贝更理解他自己。
4、把吼叫变成具体指令
“你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不对吗?”你写作业不能认真一点吗?”“你能不能帮自己整理干净点啊!”
我们要时常检讨自己是不是也是这样对宝贝说话的——负面的、责备的、心烦气躁的······我们对身边的陌生人都存有客气和理性,为什么对我们心爱的宝贝却要用这样的语气呢?
而且这样的语言根本就是最无效的沟通。宝贝除了感到委屈难受伤心,根本不知道你到底想要他做什么。
5、正确的说话方式应该是——
把“你能不能把自己收拾得干净一点!”换成“你把袜子穿好,去拿把梳子梳梳头发,我们准备出门了哦!”
把“你能不能整理一下房间!”换成“你要把桌子上的玩具都收拾好我们才能一起玩过家家哦!”
总而言之,就是要让没用的吼叫“滚蛋”,让具体的指令指导宝贝的行为,让宝贝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6、让宝贝自我管理
当你让宝贝去睡觉,她说想要要再看10分钟动画片,那么你就调一个闹钟让她安心看完后自己去睡觉。这就是和宝贝商量出一个标准和规则,让宝贝有自己的奖励和惩规则,让宝贝自我管理。而你,就安静的做一个温柔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吧。
3如何戒掉自己大吼大叫的习惯?正视压力,解压有渠道。
1、认识到——吼叫是最无能的表现
宝贝皮,不听话。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生活的重压之后,你敏感的神经被宝贝这样最后一棵稻草压垮了,所以你才对宝贝大吼大叫的。吼叫最无效,却杀伤力巨大,我们是不是应该坚定地监督自己改掉!
2、走开冷静一下
当深陷某个场景中焦躁不安、愤怒不已的时候,为了防止自己的情绪过度发酵,我们可以走开一下,暂时抽离当中,可以很好的帮助自己冷静下来。
3、生气的时候不要说话
人在生气的时候难免思绪混乱、口不择言、这时候说话,有时候语言就是一把利器,会伤害宝贝的心。不如给自己定下规则,只要生气,就干脆不要说话。等情绪冷静下来,理清思绪再和宝宝好好说。这样也能宝宝从你身上学会理性面对情绪的方法。
4、做一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你可以玩会儿手机,看一集肥皂剧等等等等,总是先把自己的注意力分散一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舒缓情绪。
教育宝贝不容易,改掉吼宝贝的坏习惯很难很难,但是我们还是要一起努力才是啊!总是,总结起来就是“反思自己、理解宝贝、教育得当。”这应该就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必修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