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家长们都知道宝贝学习画画的益处:通过绘画,儿童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表达出来,使家长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
同时,美术活动还可以培养宝贝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宝贝越来越聪明。于是,大多数家长都会给宝贝报绘画班,请专业的老师带宝贝画画。
但在保护宝贝想象力这条路上,家长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01以言语引导宝贝画画
当宝贝想要画一件事物,却不知如何表现时,请您以“言语”来引导他做画。
例如宝贝想画“大象”,您可先和他一起讨论大象的特征,若能辅以图片或书籍,加深宝贝的印象,甚至带宝贝到动物园观看,都能加强宝贝对画作内容的表现欲望及构成概念。
02“听”宝贝的画
家长们首先要撇开“画的像”的错误观念,对幼儿来说,画画就像大人写日记般,他们会以既有的、熟悉的表现手法,用点、线、圆各式图样,“记录”深刻于心中的生活经验。
几条简洁的线,代表的是妈妈:一团凌乱的线条,代表的是弟弟:圆圆的形状,是好吃的饼干......。宝贝用“画”来讲述自己的感受和发现。
所以,当我们看宝贝的画时,并不是看他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他画中所表达的东西,并去理解、关心、尊重他所诉说的内容。
常听宝贝的画作,能够培养宝贝画画的信心,宝贝看到家长和老师愿意听他讲,也会更加有分享的欲望,更加爱画画。
就像5岁的方文一样,每次画完画,他都要和老师讲讲自己画里的故事。
每当他分享的时候,老师都会很认真的听,并适当的提问引导他继续完善画面。
上次老师布置他们画蜗牛画,他画着画着就成了一本连环画,每次听方文讲他画里的故事,就像听了一场趣味横生的故事会,不知道宝贝哪来这么多奇思妙想。
03提供能引起共鸣的童话书
借助图画书引导宝贝作画,可培养他判断、选择与整合的能力。
不过,图画书内容要合乎幼儿的语言理解程度,并且以图书为主、文字为辅。
比如4—6岁宝贝喜欢幽默风趣、充满新奇与想象的图画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各国民间故事或近代创作中《好饿的毛毛虫》《下雨了》《变色岛》等书,都是扩展宝贝认知经验及刺激想象力的好书。
04丰富宝贝的生活经验
丰富宝贝的生活经验,更是帮助宝贝提高绘画水平的重要方式。
举例来说,带宝贝去动物园、游泳、烤肉、爬山、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是丰富宝贝作画灵感的最佳来源。
宝贝要透过亲身的体验,才能描绘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作品,不会老是画一些内容空洞、缺乏变化、让父母纳闷的画了。
有意识的带宝贝观察生活,常常带着宝贝去附近的公园看花、看草,去动物园看各种各样的动物......有了越来越多的生活经验后,米菲的画作变得越来越丰富。
这张画,是米菲妈妈带米斐去公园看鱼,然后过两天再画出来的。
和米斐一起回忆当时的场景,然后再由她自己独立画出来,画出来的效果很好,和4个月前相比有了很大进步。
画画,可以让宝贝获得很多书本和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常画画可以提高宝贝的记忆力,增强宝贝的观察能力,美化宝贝的审美能力.....
只要在正确的引导下,宝贝的绘画兴趣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