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作的繁忙,特别是到了年底,各个公司都开始繁忙起来。当父母的对于宝贝的管教和培养往往也会变得力不从心。于是公婆带宝贝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但这种隔代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颇多的。
像这种现象其实在身边经常发生,摔倒了就第一时间把责任推给了路面,如此滑稽的哄宝贝随处可见。这样的后果就是影响宝贝承担责任。让他们觉得都是别人的错,自己是无辜的。
我只是随口举一个例子,并非说是长辈不好,长辈对于子女的疼爱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在如今这个社会并不适用了。特别是以下几类长辈,更不适合进行托付,隔代教育并不适合所有人。
传统或者迷信思想较重
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发生在宝贝生病的时候,有些长辈会用自己老一辈的经历去用迷信的行为来解决,恰恰耽误了宝贝治病的最佳时机。这类的新闻事件并不少见。还有一个我听说来的习俗,生了一个多金的宝贝,长大就能当大老板,于是就给宝贝洗什么“金钱浴”(好像是这个名字),结果害的刚出生没多久的宝贝就引发皮肤过敏,吃了很多苦头。所以这种长辈千万不能托付,对于宝贝来说会增加遇到危险的可能性。
总觉得宝贝没吃饱,就多喂
有些老人觉得宝贝就应该多吃会吃,于是不停的喂宝贝,除了正餐还要多塞很多零食水果给宝贝吃,甚至宝贝明确表示吃不下了,还要强迫宝贝吃,直到吃坏肚子。这还是小事,有些长辈甚至威胁宝贝说不吃饭就扔出去,或者不吃饭就要被警察抓走等等。各种奇葩的威胁论都会抛出来。严重影响宝贝的心理,容易造成成长过程中心灵阴影的产生
吃饭在后面追着跑
其实这类行为倒算不上什么大错,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单独提一下主要是这种行为非常不利于宝贝的生活习惯培养。这里可能有些人会有一个误区,在宝贝玩的时候,喂他什么吃什么,这是最佳的喂食时机。其实这会对宝贝造成一个打扰的局面,往往宝贝在玩耍的时候,精神是非常集中的,长辈如此循环的破坏宝贝玩耍的过程,会让宝贝逐渐失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这种影响最容易表现在宝贝上学后,课堂上老不能集中注意力。这跟宝贝在幼儿时期的玩耍老被长辈打断有较大影响。
总爱给宝贝过度穿衣
不管宝贝冷不冷或者热不热,都给宝贝穿很多,生怕宝贝感冒了。其实早就有科学家证明,孩童时期抵抗力是很强的,远远超乎大人的想象。这种时候多穿衣服,加上宝贝生性好动,运动之后大量出汗,汗留在衣服上,体温下降了,一冷一热,宝贝反而更容易感冒了。除非这个宝贝从生下来就是体质较弱的。一般的宝贝根本不需要像长辈那样多穿衣。
教宝贝骗父母
这事儿我小时候就经历过,那会儿我特爱吃糖,有两颗蛀牙,所以我妈妈是不让我吃糖的。但是外婆很宠我,每次去外婆家都偷偷塞我糖吃,还告诫我不要告诉妈妈。当妈妈发现我嘴角有甜味的时候就问我是不是偷吃糖了。我承认了,然后我妈就去跟外婆说了,回头外婆就说我不该跟父母说实话。等到后来再次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我就犹豫了,不知道该说实话还是说假话。结果慢慢就造成了后来我考试成绩没考好,也是谎报成绩,或者干脆就说考试卷丢了。谎言就是这么一点点诞生的。
阻止宝贝的一切冒险行为
老人特别怕宝贝摔着,这一点我还是比较庆幸的。小时候外婆没精力照看我,我经常闯祸。相比隔壁人家的宝贝就没这么幸运了。全天候老人陪同着,走几步就要抱,跑几步就拉住生怕摔了。慢慢的,他就连走路都懒得走,总是动不动就让爷爷抱,不论遇到什么,第一反应就是躲到爷爷的身后,哪怕看见我们玩的天牛(一种柳树上常见的昆虫)都能吓哭逃回家。
听力衰退的老人
这种长辈还是尽量不要托付比较好,一来他们本身就生活不便,再带一个宝贝其实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负担。而且万一宝贝遇到危险情况呼救的时候,老人未必能听得见。还有日常生活中,看电视,说话,声音会自然而然的增大,对于宝贝的听力发育是有一定危害的。
替宝贝解决问题
这是绝大多数老人都有的问题,总是想着替宝贝解决一切问题,不让宝贝自己动手。甚至连父母跟宝贝的对话,有些老人也替宝贝回答了。妈妈问宝贝今天去哪儿玩了,宝贝还在思考的时候,老人就直接说去逛超市了。妈妈问宝贝今天为什么跟同学打架,老人就说是XX家宝贝先动的手。宝贝自己吃饭,在努力的学习拿碗,但是老人会一把接过去替宝贝拿着。其实这些时候都是宝贝在认知这个世界必须要靠自己去独立完成的时候,老人替宝贝解决了,宝贝是不能好好成长的。至少会让他们弱化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推卸责任
就像我文章开头说的那样,宝贝走路摔倒了,老人是把责任推卸给了路面。潜意识就是告诉宝贝,摔倒了不是你的错,是别人的错。长期以往下来,宝贝就自然学会了推卸责任。这样成长出来的宝贝,往往是不具备自我总结和纠错能力的,遇到更大的无法推卸的事,他们就会变得自欺欺人,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
承诺的事不兑现
这种情况倒不能怪罪老人是故意不兑现的,因为老人年龄大了,活力不足,记忆力衰退,而且事也多,往往就会答应了宝贝某件事,事后就给忘了。但在宝贝的眼里就是说话不算话,承诺是可以轻易不履行的。对于培养宝贝的诚实守信,是不利的。
基本上主要就是上面几个类型了,也是我比较常看见的。还有一些比如不注意卫生啊,对于一些商品不关注质量,是否会对宝贝造成危害什么的。比如尿不湿,他们可能还会觉得以前用布条做的比较好,还省钱,洗洗还能重复用。用完了还能扎拖把。其实这种东西是非常不卫生的,对于年轻一代的父母来说,肯定还是乐意使用尿不湿的。卫生方便,利于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