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工作吗?”旁边的人总是好奇打听。
“工作。”他总是操着不流利的中文应着。
偶尔,他会看电脑、接电话,但看宝贝过来的时候,总是立马关上电脑、挂掉电话,高大的身躯蹲下来,等他的宝贝跑到怀里。后来,这个外籍爸爸问“为什么中国餐馆里、学校门口、游乐场都是妈妈和老人陪宝贝,中国的爸爸去哪儿了?”
是啊,中国的爸爸去哪儿了?这句话道出了多少妈妈和宝贝的心声啊!
每当提到教育宝贝,很多人会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是妈妈的责任。现实生活中,总会听到很多妈妈们抱怨,生了宝贝好像对男人的改变不大,负点责任的爸爸可能更卖力地赚钱了,但是其他的业余生活,几乎没有影响。
一项调查显示:即使是尚处于懵懂状态的婴儿,他也会因为缺乏父爱而出现焦躁不安、食欲减退、抑郁易怒等“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缺乏父爱的宝贝年龄越小,罹患综合征的危险越大。
双亲均在、但缺乏父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宝贝患“父爱缺乏综合征”的可能更大。少时患综合征的宝贝,中学辍学率高2倍,犯罪率高2倍,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可能性高出3倍。
“缺席”爸爸的五宗罪
一直盯着手机看
有的爸爸,也是会陪伴宝贝的,但是陪伴的方式是:宝贝自己玩玩具,爸爸在一旁看手机。宝贝偶尔叫喊两句,爸爸才会抬头看一下,确认下安全,又沉默在手机里。从表面上看,这样子的父亲也尽到做爸爸的责任,但是缺少和宝贝的互动。父子(父女)关系并不是很亲密。
爸爸要么在上班,要么在应酬。即使能早点回家,爸爸们除了吃饭就开始躺在床上或者窝在沙发上玩手机。好不容易周末能带宝贝出去玩一下,他可能也不会全身心地投入陪宝贝玩会儿,一会儿电话一会儿微信的,要么就在浏览网页。名义上是带着宝贝出来玩了,但实际上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宝贝身上。
亲爱的爸爸们,你可曾想过你这样的行为对宝贝的伤害是巨大的。明明花了时间和宝贝在一起,宝贝却一点也体会不到来自于爸爸的爱和温暖的陪伴。
下班后不爱回家
不管单位是否真的需要加班,是否真的必须去应酬,很多爸爸都是下班能多晚回家就多晚回家,通常还会三天两头地和哥们去潇潇洒洒地玩一遭。
妈妈下班回家又要做饭又要带宝贝,还要忙乎各种家务,你在外面潇洒的时候是否想到还有一对母子也同样需要你的陪伴和照顾?
等你半夜回家老婆唠叨几句,轻者你和她拌拌嘴,严重者则又是一场战争,这样对宝贝的影响和伤害不可估量。
经常听到一些妈妈说,我现在是养着两个宝贝,一个大宝贝,一个小宝贝。大宝贝指的就是宝贝他爹,男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成熟的比女人要晚一些,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责任在心。
哪个女人不愿意做公主,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永远是那个被人宠被人疼的小女孩?可是既然宝贝出生了,作为爸爸就要承担起责任了。
觉得养宝贝是女人的事情
一个女性朋友说,她老公太不懂得疼惜自己了,老觉得这年代的女人很好当,觉得带宝贝做家务都是女人的事,从来不帮一下自己,这也就算了,还说一些很伤人的话。说你在家轻松自由,你都干了些什么,不就是带下宝贝,做下家务嘛……
这么多年白辛苦了,两个宝贝,没有任何人帮忙,都是自己带着,而且还要再看一个店,为什么男人都觉得生宝贝养宝贝这么简单?
我除了安慰她也不知道要怎么做了,唉,看她现在这个样子,满是负能量的,现实中遭遇过这样待遇的女人太多太多了。
如果是全职妈妈,一个人既要负责宝贝,又要负责家务,几乎比上班还要累。家里的事情真的是磨不断的铁锁,除非你能看得下去满屋子乱糟糟的。所以爸爸们下班回家应该理解并赞扬老婆的努力,尽可能地帮老婆分担一些家务。
如果是上班的妈妈,那就更累了,在单位要做女强人,回家还要完成所有的家务和照顾宝贝的责任。所以提醒所有的爸爸,多帮妈妈们分担一些,不是有句话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
不陪宝贝玩
或许是忙,或许是觉得自己大男人不会陪宝贝玩,总是以爸爸工作忙,爸爸要出去赚钱给你买玩具为理由,拒绝一家三口共同出行的机会。
宝贝的成长瞬间转瞬即逝,真的很短很短,等你有一天老了,自己闲下来想让宝贝陪陪的时候,发现宝贝已经长大了,每天忙忙忙,你就等着体会宝贝当初的心情吧。
对于宝贝的成长,爸爸和妈妈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说妈妈的陪伴能给宝贝安全感,照顾宝贝的生活,培养宝贝的细腻和善良,那么爸爸的陪伴更多的给了宝贝独立、坚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面对挫折的乐观性,爸爸和妈妈缺一不可。
但是很多家庭教育,爸爸那部分是缺失的,导致了很多娘娘腔的儿子,这不是他们的错,这是所有不负责任的爸爸造成的,所以就算有一天你的儿子不够男人,你也没有权利指责他!
爸爸陪宝贝玩耍,对宝贝来说极其重要!如果在童年的时候爸爸缺席了宝贝的成长,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宝贝长大以后的软弱和逆反。
总跟老婆争吵的爸爸
有了宝贝以后的家庭,吵架是最大的禁忌。试想一下,假如你是一个宝贝,站在旁边目睹了这一切对你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大人的争吵,让宝贝孤立无援,想要说什么,又会被说是多管闲事,甚至有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战争。于是宝贝就会默默地忍让,久而久之,就会让他产生消极的心态。
在《爱的艺术》里面是这样形容父爱的:
“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宝贝,向宝贝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书里特别指出,宝贝在六岁以后,强烈需求父爱的威严与引导。
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三字经》里也有“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父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宝贝幼小的心灵里,父爱就是茫茫夜空里的启明星,世界再大,永远都有它的指引和照亮,就不怕迷失方向。
父亲是如何影响宝贝的
婴儿期——加速母子分离
在婴儿期,宝贝主要依赖母亲,从妈妈那里吮吸生存所必需的乳汁。因此,看似出生时早已剪断的脐带,实则还存在于母子的心中。此时,父亲恰恰要充当加速母子分离的角色,以便形成正常的等边三角的家庭模式。
儿童期——规则的代表,效仿的对象
这时宝贝面临重要的人生发展任务——性别角色认同。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对宝贝性别意识的形成比母亲更重要。
此时,父亲必须给宝贝建立规则,引导男孩向男人的方向发展,教他们勇敢、理性、负责任、敢于参与社会活动、关注世界等。另外,美国学者认为,对于女孩,父亲则要告诉她们,女宝贝是什么样,她们与男人的区别在哪。
青春期——超越的标杆
青春期宝贝的自我意识迅速觉醒,不再认为自己是宝贝,有了强烈的独立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崇拜父亲了。男孩开始看不惯父亲,甚至觉得爸爸窝囊;女孩则把对异性的崇拜从父亲转向同龄人。父亲开始成为宝贝超越的标杆。
现在还在每天奔波于工作应酬中而不着家的爸爸们,是时候给自己敲响警钟了,套用央视那句广告语告诉你: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家庭和宝贝才是最重要的,爸爸们不要拿工作忙为借口,宝贝才是你们最大的财富,即使你们事业再成功,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宝贝的教育,宝贝不成器,那也是一个男人的最大失败。
爸爸们,请这样做
首先必须做到,爱妈妈。
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爸妈恩爱、夫妻关系和睦的家庭,能给宝贝良好的家庭环境,这类宝贝的性格也会更加平和、开朗、不轻易动粗,如果父母经常争吵,宝贝肯定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和宝贝一起玩儿、一起运动。
玩,是每个宝贝的天性,放下父亲的架子,丢下其他烦心事,专心陪伴宝贝玩乐。这样不仅能建立亲密的父子关系,更能激发宝贝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有益于宝贝的身心健康成长。
尊重宝贝,说到做到,不能失信。
宝贝的心灵世界是需要我们大人慢慢去融入进去的,宝贝也渴望得到尊重,所以,只有做到尊重宝贝,你才能走入宝贝的心灵去和宝贝沟通交流,并且一定切记答应宝贝的事说到要做到,在宝贝面前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在宝贝面前放下那几乎不离手的手机。
陪伴宝贝不是所谓的陪坐在宝贝身边,而眼睛却死死的盯着手机的屏幕在看,这样会让宝贝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觉得自己都不如那个手机。放下手机,给宝贝高质量的陪伴,你会发现,宝贝的笑脸远比手机来得精彩。
做个“不缺席”的父亲。
家庭聚餐、宝贝的生日、学校的运动会、家长会,爸爸们尽量都别缺席,即使默默的当一个观众,宝贝也会觉得自己备受关注和注视,对宝贝来说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为爸爸的出席让宝贝有很多的安全感。
在宝贝心目中形象无比高大的爸爸们,缓缓你们那每天匆匆忙忙的工作脚步,在宝贝的成长路上也留下你们的足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