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宝贝很少哭闹,2点原因很现实

昨天跟朋友吃饭,突然被背后一阵哭声吸引。回头一看,只见一对夫妻带着个3,4岁左右的女孩。宝贝不停的在哭喊「我要吃香蕉船」,然后妈妈跟她说,已经点了香蕉船了,马上就上。小女孩完全不care她妈妈说什么,只是一个劲的哭喊「我要吃香蕉船」。 OWp中文字网

宝贝爸爸也急了,问已经循声凑上来的服务员香蕉船点这么久,怎么还不上。服务员解释这个香蕉船制作工艺较复杂,需要稍等一下。还给了宝贝一个 hello Kitty抱枕 ,但是被宝贝完全不理,继续不停地哭。 OWp中文字网

15分钟后,香蕉船上来了,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全场食客得到了解救。饭毕,女孩妈妈收拾离开时,恶狠狠地对女孩说「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了,丢死人了」。 OWp中文字网

同桌朋友在腐国读过教育学研究生,我问她「我在国外旅游的时候,好像很少看见公众场合外国小孩这么个闹法,国内倒是见不少」 OWp中文字网

她说2点原因造成的: OWp中文字网

父母教育程度较高的宝贝比较听话,父母自己带的宝贝比较听话。 OWp中文字网

总体上来说,欧美国家平均教育水平比中国高一点,祖父母不爱管孙子辈的事。这是造成“国外小孩不哭闹”印象的主要原因。 OWp中文字网

祖父母文化水平高的话,带出的宝贝一般也比较懂事。如果是国外那些没怎么受过教育的祖父母带出的宝贝,熊宝贝出品率完全不低于国内。 OWp中文字网

我一直认为家长平时多耐着性子跟宝贝多做做沟通,不要宝贝一哭,就置之不理或用粗暴的方式解决。 OWp中文字网

跟宝贝沟通一定很辛苦,但坚持就会有效果。连猫狗都能驯化,何况是我们站在进化链顶端的人。 OWp中文字网

许多用户都给我们留过言,自己也知道打宝贝不好,可就是忍不住。 OWp中文字网

其实忍不住,还是因为我们家长潜意识里会有个念头:宝贝是可以打的。 OWp中文字网

当你老板或同事把你惹得怒火中烧时,你会选择去打他们么?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吧。难道老板同事比你的亲生骨肉还重要么?你爸妈惹你生气时,你会想过动手吗? OWp中文字网

只是大家把对宝贝怒气阈值调的都比较低而已。 OWp中文字网

OWp中文字网

为人父母应该给自己一个思维烙印,宝贝就是不能打,就像警察不能打一样。 OWp中文字网

打警察属于袭警,会拘留;打宝贝会给宝贝落下心理阴影。都是不可挽回的影响。 OWp中文字网

家长是宝贝的榜样,宝贝的行为也都是模仿的产物。 OWp中文字网

如果自己家庭中处理问题都可以用心平气和的方式沟通解决,那宝贝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影响,趋向于去做个可以沟通的人。 OWp中文字网

如果你们家里整天都是些「这日子过不下去了」、「离婚!」、摔门、砸东西、一哭二闹三上吊,宝贝也有样学样砸东西,一哭二闹三打滚...... OWp中文字网

作为一个更有自制力的成年人,遇到问题可以选择更好的沟通手段。比如宝贝闹着要吃甜食: OWp中文字网

可以一开始就制定吃甜食的份额(一天只能吃一种), 和小孩讲道理(讲点立竿见影的因果关系,“会长蛀牙”有点远),谈条件(爬到山顶把热量消耗掉,就可以买),许诺未来(今天不吃甜的,明天小朋友来给你们买蛋糕)…… OWp中文字网

重点是,如果父母不给儿童达到目的的正常管道,儿童就会用非正常管道达到目的。哭呗!闹呗! OWp中文字网

归根结底,是教育程度的差异,也就是信息来源,决定了养出什么样的宝贝。 OWp中文字网

宝贝确实是有不可控性,但是你可控啊。不要总想着给自己找理由:又要上班、又要做家务、又要带宝贝,哪有精力跟宝贝沟通。 OWp中文字网

所以公众场所的熊宝贝就出世了。别人稍有不满,一句刚回去「你一定没宝贝。等你有宝贝,你就知道了。」 OWp中文字网

「小孩随便带带就好了,带这么细有什么用,那XXX小时候他爸妈从来也不管他,长大不也蛮好的。」 OWp中文字网

养宝贝是件无比不容易、无比伟大的事~ OWp中文字网

但不能因为这件事情不容易,就去降低自己的标准啊。 OWp中文字网

我高中时,班上有个同学被老师问为什么总是考个3,40分。 OWp中文字网

他说学习太辛苦了。 OWp中文字网

老师问别人怎么就能学好? OWp中文字网

他说学习好又能怎么样?李嘉诚学习不好不也当大老板嘛。 OWp中文字网

后来同学聚会他总是不来,听说总是换工作,最近在一个面条店当帮厨,家里比较困难,可能舍不得聚会AA的费用。 OWp中文字网

最后对熊宝贝这个问题说一句: OWp中文字网

所谓的包容都是用来要求自己的,不是用来绑架别人的。没有人有义务一定为你的苦难额外买单。 OWp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