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底线不一样,我们或许在不经意间因为一句话就伤害了我们身边的人,但是自己却不以为然。和宝贝在一起的时候,你有没有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那些不经意间从嘴里冒出来的话已经让宝贝感受到了伤害,你有注意过么?
1、“哎呀,你怎么又……”
这是爸妈最容易说出的一句责备宝贝的话。话里充满抱怨或无奈。
这样的责备无异于给宝贝贴上不好的标签,对于宝贝改正行为问题有害无益。
处理方式
其实,当宝贝的行为不合适,告诉宝贝正确的做法就好了。例如宝贝随处涂鸦,可以给他一个自由涂鸦的小角落,准备一个小画架,小画板,或者就给宝贝一面涂鸦墙,告诉他可以在这里画。
2、“你如果……,我们就……”
父母们习惯了“你如果……,我们就……”这样的奖励模式。以宝贝的表现为条件,制定家庭的活动计划。可是,很多家长并不会兑现,这样会让宝贝对父母的承诺失去信心。
处理方式
承诺要兑现,否则就直接给出你的理由。
比如我家宝贝前段时间想要家教智慧的“乐天鼠”,但当时刚刚送过他“神尔天才国学听读机”,所以就约定,如果他每天帮家里做家务、扫地,做一个月,就给他买。结果宝贝表现很好,每天都很自觉地帮我打扫卫生,所以就给他买了“乐天鼠”。提醒家长朋友们,与宝贝的约定一定要兑现,否则就要给他明确的结论。
3、“你别给我添乱了,一边玩去”
当大人在做家务的时候,宝贝总想过来帮忙做点什么,但却可能越帮越忙。不耐烦的爸妈最喜欢对宝贝说的一句话,就是:“别给我添乱了,一边玩去。”如此会严重打击宝贝的积极性,并影响他探索求知的习惯。
处理方式
鼓励宝贝参与到家务事中,给他分配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他会非常高兴,你也会轻松很多。
4、“你不会,还是我来吧”
看到宝贝事情做不好就着急了,马上冲上去帮忙。比如,吃饭时,宝贝想摆碗筷,妈妈担心宝贝不小心打碎碗,脱口而出:“你不会,还是我来吧!”在爸妈的事事包办中,宝贝的主动性和探索欲一点点减弱,甚至形成习得性无助。
处理方式
宝贝在探索中成长,如果担心宝贝在探索中受伤,可以跟他说道:“妈妈/爸爸和你一起做”,让宝贝做他力所能及的那一部分。
5、“别人家的宝贝都能,你怎么就不会呢?”
中国的宝贝都有一个公敌,那就是“别人家的宝贝”。
总拿宝贝跟别人比,初衷是想以此激励宝贝变得更好,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宝贝在这样的对比中,会自觉不如别人,自信心被一次次伤害。
处理方式
每个宝贝都有自己的成长曲线,在人生最初的这个时期,有些人快一点,有些人慢一点,这些都没有关系。宝贝都是要在激励中成长的,要给他们动力和信心。
6、“男子汉大丈夫,至于吗?”
我们总是希望男宝贝勇敢,如果看看男宝贝因为小事儿而哭,父母可能就会责备:男子汉大丈夫,至于吗?其实,男宝贝也需要自由表达感情。如果经常对宝贝这样讲,让宝贝的负面情绪淤积在心里,宝贝可能最后会成为一个无法自如表达自己情感的人。
处理方式
鼓励宝贝要多多向父母表达情绪,并作出正确引导。不是“男子汉至于吗”,而是“男子汉要勇敢”!
7、“听见了,别再叫我啦!”
手头事情比较多的时候,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很容易烦宝贝。这时候,如果觉得宝贝说的事不重要,就不用心听,或者干脆打断他:“听见了,别再叫我啦!”
处理方式
如果当时确实在忙,可以把语速降下来,低声告诉宝贝,爸爸/妈妈现在比较忙,过会儿再听他讲,并履行承诺就好。
8、“你还像不像个男孩儿/女孩儿”
当男宝贝好静,女宝贝喜欢运动时,我们可能会不经意间说出“你还像不像男孩儿/女孩儿”之类的话。这和“男孩应该穷样,女孩应该富养”的问题类似。在宝贝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千万别武断地给予否定,限制了宝贝的天赋发挥。男孩儿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家,女孩儿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也很好吗?
处理方式
不限制宝贝的自然表现,多在行为中发现他的天赋,并积极鼓励,如此把天赋培养成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