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的宝贝存在这样的问题吗?千万不要认为这只是因为宝贝内向,不爱说话。其实,造成宝贝缺乏主见的原因主要有三:
第一,宝贝喜欢模仿,容易盲从;
第二,家长、老师本来就是宝贝心目中的权威,再加上有些家长习惯于替宝贝包办一切,所以容易造成宝贝唯命是从;
第三,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和宝贝之间缺乏沟通,不理解宝贝,往往造成宝贝的畏惧心理,不敢说、不敢做想做的事情。
诚然,宝贝听话、乖巧可以让父母省心很多,但你是否想过,宝贝总要长大,要面对很多需要自己决策的问题。学会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可以塑造宝贝的独立性、责任心和自信心,这是一个宝贝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值得培养的技能。虽然宝贝不会一夜之间就变成一个果断的人,但是作为父母,我们有义务且必须想办法帮助他们成为这样的人。
下面4个策略,也许能让你的宝贝更独立,变得更有主见。
给宝贝表达意愿的机会
很多家长习惯于事事为宝贝做出决定,而很少征求宝贝的意见。其实宝贝有他自己的想法,家长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让宝贝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给他自主思考的机会。
例如,带宝贝去超市购物,可以问他想买什么;带宝贝出门,可以问他想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全家去旅行,可以问他觉得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
用启发式的话语代替命令
家长不妨将命令式语气改为启发式语气,如“这件事怎样做更好呢”、“你是否该去做……了”,这种表达方式会让宝贝感觉到爸妈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引导宝贝独立思考,按自己的意志主动处理好事情。
耐心倾听宝贝讲话
父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1、静听宝贝的“唠叨”
很多宝贝喜欢唠唠叨叨地讲他见到的一些人或事,家长千万不要嫌啰嗦和麻烦,因为这种“唠叨”恰好是宝贝自主意识的最早体现,他是试图向成人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家长不仅要静听宝贝的“唠叨”,更要鼓励宝贝多“唠叨”。
2、勿抢宝贝的“话头”
有时,家长会觉得宝贝讲话的语句、用词不够成熟,喜欢抢过宝贝的“话头”来说,这样做无疑是剥夺了宝贝说话的机会,同时也会让宝贝对以后的表达失去信心。
因此,在宝贝想说话的时候,即使辞不达意,家长也应该让他用自己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出来,而不能抢做宝贝的“代言人”。
3、聆听宝贝的“辩解”
当宝贝为自己所做的事与家长争辩时,家长千万不要斥责宝贝“顶嘴”,要给他充分的辩解机会;当宝贝与他人争吵时,家长也不需要立即去调解纠纷,可以在旁聆听和观察,看他说话是否有条有理。这对培养宝贝独立思考的能力大有益处。
让宝贝自主选择
家长对宝贝自主选择的尊重,可以随时随地体现在最简单的日常生活中:
吃的自主
当宝贝能力所及时,在不影响饮食均衡的情况下,家长可以让宝贝自己选择吃什么。例如在饭后吃水果时,家长不必强迫宝贝今天吃苹果,明天吃香蕉,而让宝贝自己挑选。
穿的自主
家长带宝贝外出玩耍时,对于穿什么衣服,可以多给宝贝一些选择的余地,在保证安全、健康的前提下,让宝贝自己决定,切忌随自己喜好而不顾宝贝的感受。
玩的自主
不少宝贝在玩游戏时,并不想让成人教给他们游戏规则,更愿意自己决定游戏的方式,并体验其中的乐趣。家长可让宝贝自己选择玩具和玩的方法,这样做可以极大满足宝贝的自主意识,帮助他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培养宝贝的主见,就是让宝贝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宝贝最终要学会自己做决定,作为父母要在他年幼时抓住每个机会,教他如何做出好的决定,帮宝贝建立内心的准则,引导他成为更有能力、更负责任的人,这才是家长们最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