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霸王”和“受气包”背后的问题竟然是同一个!

不要再给宝贝贴标签 FEb中文字网

“小霸王”和“受气包”,这是我们家长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谁家宝贝霸道一点了,就会说,你看这个“小霸王”,真凶呀。如果遇上内向柔弱的宝贝,哭哭啼啼地,就会说你怎么跟个“受气包”一样。殊不知,这样一个贴标签的行为,无形中也让宝贝认为自己就是“小霸王”和“受气包”。 先不说宝贝是如何成为这样子的,首先家长的行为就是错误的。从宝贝的角度来说,如果大人总是说他欺负人,或者说他软弱总是受到别人的欺负,那么这个宝贝的内心自我倾向就是——“哦,我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人。”哪怕今后他有能力改变这种状态了,他还是会觉得自己爱打人,或者害怕别人打他。 所以,杨杰建议,家长不要给宝贝贴各种标签。尤其是幼儿园阶段,这是很短的一个阶段,宝贝的学习和变化速度是很快的,也许当时让我们纠结的问题,等他上大班,或者升入小学了,你突然发现,自己纠结的问题不见了。 2同伴冲突没什么大不了,家长不要复杂化 FEb中文字网

小宝贝之间的打闹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为了抢玩具、争地盘,或者谁不小心推了谁一下,最后就变成两人之间的推推打打。 FEb中文字网

FEb中文字网
FEb中文字网

总的说来,小伙伴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主要就这5个方面。有的家长会无限放大宝贝之间的冲突,让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化,真的没必要。 FEb中文字网

资源占有:最常见的就是抢玩具,占地盘;意见不和:有时候,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游戏,不到十、二十分钟就打起来了。因为,有的小朋友想这么玩,有的不想这么玩,说着说着一言不合就打起来了。身体动作:你撞了我,他踩了你,都会引发小朋友之间的冲突。语言引发的冲突:比如说吹牛,A小朋友会说自己的玩具多好,B小朋友就会说“破玩意,我的比你的好”之类的话,然后俩人就打起来了。故意挑衅控制他人:这是几大原因中,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有的小宝贝见到一个宝贝,没有什么原由,没有什么前因后果,上去就推人家一把,打人家一下。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不是被欺负的宝贝有什么问题,而是这个欺负别人的宝贝的内在状态很不好。如果是这种情况,完全是欺负人的宝贝存在问题。 FEb中文字网

3“小霸王”和“受气包”养成记 FEb中文字网

(为了表达方便,我们在文章里使用“小霸王”和“受气包”的称呼。但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注意不要这样叫宝贝。) FEb中文字网

一个宝贝诞生到这个世界,来到不同的家庭,三五年的时间里,家长也不会有意地教宝贝成为“小霸王”或“受气包”,为什么宝贝会分化的这么严重?其实,就是在我们日常的教养中,生活细节上对宝贝产生的影响。 FEb中文字网

“小霸王”是怎么养成的呢? FEb中文字网

“小霸王”这类的宝贝,很大的比例上是因为父母有暴力倾向。宝贝从家里学到的就是父母用暴力解决问题。言传身教,说的也是这个。 FEb中文字网

对于边界不清,可能很多家长比较模糊。其实很好理解,就是说在家里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如果宝贝发生越界的行为,家长是不是要阻止他。对于“小霸王”的宝贝,他对边界的意识是不清楚的,可做和不可做的事情,他是模糊的。对家长的话当成耳边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这样的小宝贝在家里会为所欲为,到了外面,一旦跟其他小伙伴发生冲突,一激动起来就会用激烈的手段打人骂人,甚至咬人。 FEb中文字网

家长都会护犊子,这就是双重标准的问题。不少家长会有一种心理暗示,我的宝贝打别人了,如果没吃什么亏,那就无所谓,象征性地阻拦一下;如果我的宝贝被人打了,那家长就很紧张,有时候还会没完没了找对方的麻烦。这样其实给宝贝产生了特别不好的暗示,就是“我打别人是没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吆喝一声就过去了。但是别人如果打我了,我爸我妈是不会饶了他们的。”宝贝会认为有人给他撑腰了,在外面跟人打交道就会肆无忌惮。 FEb中文字网

宝贝偶然发现了欺负的有效性,这种跟家长没有关系,是宝贝自己的一种生活感受,是他自己总结出的一个属于自己的经验。比如,有的小孩最开始可能是被欺负的那类,当某一天他忍无可忍,爆发了,打了别人一顿。后来他突然发现,咦,那个小孩开始听我的话了,怕我了,他发现打人这个办法是有效的,然后就会不断地运用这个办法。 FEb中文字网

“受气包”也不是天生的 FEb中文字网

父母的强势一直压制宝贝,他就不敢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久而久之,这个孩不但在表达自己的时候很害怕,还会有一种羞愧的感觉。当他到学校里跟其他人打交道的时候,即使是很正当的要求,他也总觉得自己做错了,不敢表达,怯怯懦懦。 不要心疼宝贝将要经历的痛苦,否则将来的你会加倍心疼他。杨杰讲,曾经有一个男宝贝已经上二年级了,经常跟同学玩着玩着就会哭着跑回家。追根溯源,因为这个男孩的妈妈从小就当他的保护伞。稍微跟其他小朋友有一点矛盾,妈妈就会说“回家,咱们不跟他玩了”;碰到小朋友一起买东西,如果别人没有给他儿子买,在他儿子还没受伤害的时候,妈妈反而受伤害了,“宝贝走,妈妈给你买,妈妈有的是钱。”久而久之,这个小男孩一遇到事情就会找妈妈。结果,上小学以后,这个男孩一直受欺负。 FEb中文字网

在杨杰的咨询室里还有这么一家人。家里的宝贝正是读幼儿园的阶段。但是,宝贝在幼儿园里总是不开心,表情沉默,肢体动作僵硬,跟小朋友打交道的时候也是沉默不语,什么都不敢说。杨杰很奇怪,就让家长记录下宝贝每天发生的琐碎的事情。有一天,杨杰在日志里发现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宝贝吃早饭的时候,爷爷让他吃点稀饭,这个宝贝其实不想吃,但他没有直接回应爷爷,而是扭头喊妈妈“我不想吃稀饭”。妈妈也很习惯地说道:“你不想吃啊,那就不用吃了。”你可能会说,这跟欺负没关系呀。但是,仔细观察这个宝贝,他在跟人交往的时候,有一个行为模式——当别人向他提出一个要求的时候,他不知道怎么回应,而是习惯性地找外援,也就是他的妈妈。 FEb中文字网

试想一下,如果妈妈不在场,上面提到的那个男孩,在幼儿园里想跟别人要个东西的时候,他怎么办?他开不了口!因为他在生活中没有这方面的练习,不知道如何跟别人提要求,也不知道如何回应别人。3~6岁的宝贝成长的非常快,如果保护过度,小宝贝以后在人际交往上是有障碍的。让他独自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他会害怕,别人说的任何一句话他都接不住。这类被保护过度的小孩,是怯生的,胆小的。而这种怯生胆小的状态还会挂在脸上,表现在行为上,这样就很容易招惹到“小霸王”——他们就喜欢捏软柿子呢。 FEb中文字网

这两位妈妈都是典型保护过度,好心办坏事。母猫生下小猫,据说小猫需要7天才能睁开眼睛,有些“乐于助人”的小朋友就觉得小猫怎么不睁眼呢?然后就很好心地把小猫的眼睛都扒开了。这些小猫最后都失明了。这就是好心办坏事,就像你过度保护宝贝一样,因为心疼宝贝经历痛苦,你就去替代他,那你将来会加倍心疼他。 FEb中文字网

宝贝跟你耍赖,“窝里横”,谁先急谁就输了!什么叫家里的规则和社会规则不接轨?比如说,家里可以做的事情和社会上大家公认的行为准则是相冲突的。宝贝在家里随意骂人,但到社会上就不行。这类的小宝贝在走出家门的一瞬间,在家里适用的法则到外面就不管用了,但是他也不知道外面适用的规则是什么,这时候还在就容易蒙圈,被卡住了。 FEb中文字网

这就说到大家平时常提到的一个问题——窝里横。为什么有的宝贝会“窝里横”?因为他知道在家里强硬是没有负面后果的,家里人都会买他的帐,但是同样的策略到外面是不被买账的。有的宝贝在家里哭鼻子、赌气、摔东西,或者耍赖、骂人打人,躺地上打滚不起来,很多家长是妥协的,几次下来就败下阵来,拗不过宝贝也是心疼宝贝。但是,这样做真的不行。当他同样的策略在外面多次碰壁后,他真的就不知道如何跟外界的人打交道了。 FEb中文字网

家长们谨记,一定不能没有原则地跟小宝贝妥协。其实你只要坚持原则就行。这个时候,非常考验家长的耐心。就说宝贝跟你耍赖,谁先急谁就输了!你就跟他耗着,让他把所有办法都用了,最后你也不要批评他也不要打他,让他哭让他闹,用不了三五次,他自然就会放弃了,因为这个办法没用呀。说过来,谁会经常哭上四个小时呢?怪累的! FEb中文字网

“受气包”一般都会对他人的信号不敏感。我们总认为“受气包”是受害者,其实真不一定。有的时候,确实是被别人打了,但前提是他对他人的信号不敏感,给别人的回应是不对的。小宝贝之间一块玩耍,一个小孩拿柳条打另一个小孩,就是打着玩的那种,这个被打的小孩说“不疼”,那就再打一下,再不疼那就继续打,结果几次之后把他打哭了,就跑回家告状,说被人欺负了。但是深究这个情况,其实这个被打的小孩也是有问题的。 FEb中文字网

我们一直以为“小霸王”和“受气包”这两种类型的宝贝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问题,其实总结一下,他们是一类问题,是什么呢?都是边界不清。这个边界不清就是欺负人的宝贝边界扩张太严重,侵犯了别人的领地;受欺负的宝贝是边界缩得太小了,有一些不能允许的行为,因为太怕而允许了那个宝贝。 FEb中文字网

还有,这两类的宝贝,他们的策略都很单一,”小霸王”就是打,“受气包”就是躲。所以,他们真正需要调整的是策略。 FEb中文字网

同伴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宝贝们成长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环节,对宝贝的成长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FEb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