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在社区组织的一堂针对小学生的“生态艺术”课上,一个游戏中的小男孩突然问我:“老师,我能飞吗?”能飞吗!?每个宝贝都能“飞”,也都有着想“飞”的梦,幼鸟虽羽翼未丰,但始终是向往着蓝天。游戏中的宝贝得到了“能”的肯定回复,不过他这个看似简单的一句问话,却让我颇感无奈于现实生活中“折翼的梦”。
明儿是露女士的儿子,从上小学起,明儿就在夫母的要求、监管、陪伴、奖励下,完成他的音乐考级之战。小学、初中、高中,一路走来,过关斩将不知多少,期间付出汗水泪水也是不在少了!栽培一个音乐家是露女士和丈夫的梦想,也是如今很多正在努力着的中国父母们的梦想。可就在他们自觉放下重担,儿子成功进入了西方学府继续精进音乐造诣时,问题也来了!离开了父母独自在国外求学的儿子完全没有学习的自觉性,没有了父母的陪读和监管。
儿子明儿是“拳不握,曲不练”,才一个学年,就面临考试不合格要重修,儿子明儿事后告诉父母:“他真心不喜欢音乐、不想学不想练”。
谁是猫儿,谁是鼠
米高梅电影公司制作有一部《猫和老鼠》的闹剧式动画,确信大部分的家长都很熟悉,想当年,它在电视台的儿童类节目中可是常驻客!说起这部《猫和老鼠》的美国动画片,其中那一对“活宝”组合——家猫汤姆和老鼠杰瑞,它们你追我赶,颠来倒去的画面就会跃入脑海。家猫汤姆始终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总是不断努力的去捉同居一室的老鼠杰瑞,并不断地努力驱赶着这位讨厌的房客,但却总是以失败告终。
无独有偶,在中国的许多家庭生活中,父母与子女间也扮起了 “猫鼠角逐”的戏码。
父母以先天的权威性,在令宝贝能向自己要求的方向发展时,会效仿剧中的汤姆猫使用斧头、锤子、炸药、鞭炮的替代品,即陪、管、打、骂、哄来对付杰瑞,也就是宝贝们。但动画中的杰瑞非常机灵,常令汤姆的诡计适得其反,让汤姆自食其果。现实生活中,“猫鼠大战”式的亲子关系,也同样叫父母受挫。
真实版“猫鼠大战”记录
电子游戏盛行,儿子深迷其中,父母严禁无效,于是,父亲骑着自行车在家和学校附近的各网吧游戏点当起了"突击检查队长",可结果,宝贝还是有新地方去.
儿子只服妈妈管,有妈妈在的时候才肯听话,能把作业写完、能好好吃饭;妈妈上班了,他就无法无天。
女儿看到她爸爸比较听话,不敢乱发脾气。饭桌上挑食,发小姐脾气,爸爸一瞪眼,拍下筷子,宝贝就不再闹了。
……
生活中也好,学习中也好,父母常会如同《猫和老鼠》中的汤姆一般,有着代替为宝贝成长的欲望,强势地制定发展计划,将所有的空间都视为自己的,完全忽视宝贝自身发展的特点,忘记留点位置给宝贝。这样一来,越是有自己想法的“淘气”的宝贝就出现了,他/她们也成为家长眼中的 “难以管教”。家长的“刺激性”教育激发宝贝们淘气劲,促使宝贝向父母抵抗。不少家长们疑惑:宝贝小的时候听话,大了不听了。岂不知道宝贝们如杰瑞鼠一样,早在一次次锻炼中对父母的“权威”与“管制”有了强大的抵抗能力。
制订汤姆猫与杰瑞鼠的“停战书”
父母想停止与宝贝间的“猫鼠大战”的方法,就是培养宝贝的自觉性。让宝贝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基础再向学习习惯伸展。
教育宝贝不能缺钙补钙
许多家长在求助育儿师时,常会是宝贝身上出现某一问题,就关注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例:宝贝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家长所有关注点都在宝贝学习上才产生问题,更有父母会将宝贝好动疑心为多动症。父母忽视从日常生活中去了解宝贝,不了解自家娃娃的习惯就是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投入。
“停战”技巧一
1、培养宝贝时间概念,开始年龄3岁左右(具体评估:宝贝知道数字),让宝贝有时间概念,加强宝贝的时间管理分配能力,懂得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道理。家长不妨用教育宝贝节约粮食的频率,去教宝贝认识时间。
2、从体育运动入手。宝贝天性好动,从运动游戏入手,男孩女孩都不会拒绝,家长每天陪宝贝进行有益身体健康的跳绳、散步,先以陪伴及游戏比赛的形式让宝贝养成习惯,重在每天都能坚持,身体与意志力品格都得到培养。
目标的制订
真正了解自己的宝贝,找准宝贝的弱项,制订宝贝发展计划时不要和别人比,认清宝贝的现状最重要。
“停战”技巧二
1、为宝贝报读兴趣班、选择学校,不要因为他/她们年龄小就代为决定,让宝贝知道,了解过程,花时间为宝贝讲一下状况,听听宝贝的想法是必要的。
2、懂得根据宝贝的年龄制定教育方向,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学前教育——兴趣和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小学1-3年级——学习习惯和体能及意志品格培养。
致家长:
每个宝贝都有着巨大的潜能,就看你挖掘潜力的方法和时间是否正确。培养好宝贝,要注重是让宝贝可以保持一贯的阳光并且上进的状态,也就是要快乐健康的同时,又懂得自制好学,有求知探索欲。家长能在关键时刻扶助,鼓励宝贝用“好惯力”自然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