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爱动手打人?巧妙化解冲突从了解这5个小秘密开始!

每次宝贝打人,我都会给她讲道理,甚至还狠狠打过她的手心,可是下次出去,这毛病又犯了,要怎么教育她不要打人呢?

——妍妍妈妈的留言 9wo中文字网

研究表明:3岁时爱打架的宝贝,5岁时仍然爱打架;6至10岁时攻击性强的宝贝,10至14岁时打架、戏弄别人、与同伴争斗的倾向性都会更明显。也就是说,宝贝在幼年时所表现出的“攻击性”强弱,影响到他们未来的人际关系质量。 9wo中文字网

9wo中文字网

相信没有家长希望自家的宝贝是攻击性强的“坏小孩”,那么宝贝打人真的是因为“坏”吗? 9wo中文字网

1吸引注意力

年幼的宝贝还没学会正确的情感表达方式,他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打人”行为会给对方造成伤害,而单纯地把这种行为当成“打招呼”的方式。比如,一个宝贝见到另一个宝贝后很激动,然后打了他,那么宝贝可能只是单纯因为喜欢对方,于是希望用“打”的动作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9wo中文字网

2发泄不满情绪

宝贝由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在感到不舒服,或者自己的想法不被理解、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往往不知如何与对方进行沟通,情急之下“打人”便成为他们最方便、最快捷地表达自我不满或者不适的外交手段。 9wo中文字网

3对物权的保护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宝贝抢夺玩具时,可能一个宝贝正在玩,另一个宝贝也想玩,就容易发生攻击性行为。这是因为两岁左右的宝贝,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当自己的物品或游戏场地被“侵犯”时,他们会出于本能地动手争夺,以解除威胁或捍卫权益。 9wo中文字网

4安全感不足

生活环境的改变、抚养人的更换,或者其它导致宝贝安全感缺失的情况,也容易使宝贝产生攻击性行为倾向。因为安全感的不足,会让宝贝内心感到焦虑、担忧,甚至烦躁。当宝贝长时间处于这种负面情绪状态时,即便平时不打人的宝贝也可能会出现打人的行为。 9wo中文字网

5模仿不良行为

宝贝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如果家长时常动用武力打宝贝,宝贝理所当然会认定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随着宝贝社交范围的扩大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也容易从其他同龄宝贝或一些动画以及影视作品的不良示范中习得和强化“打人”行为。 9wo中文字网

了解宝贝动手打人背后的小秘密后,各位家长一定要记住,宝贝的“打人”行为,和成人世界中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攻击性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宝贝社交能力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过渡期,并且是可控的。 9wo中文字网

面对宝贝的打人行为,各位家长千万不要一味批评压制,而是要在生活中巧妙引导,帮宝贝学会控制。那么到底要如何做?希望下面几条小建议可以帮到大家! 9wo中文字网

1.帮宝贝理解自己的行为 9wo中文字网

9wo中文字网

父母要注意从小培养宝贝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这样宝贝才会渐渐明白自己的“打人”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伤害。父母还应有意识地教宝贝如何正确地表达友好。比如,有朋友到家里玩,父母可以教宝贝一边轻轻挥手一边打招呼,这个示范过程其实就是在教宝贝,当他们的语言能力还不完善,但又想表达时,怎样的动作才是正确的。 9wo中文字网

2.“冷处理”胜过“以暴制暴” 9wo中文字网

9wo中文字网

对宝贝的不良举动,弄清原因后,要尽可能平静温和地对待。在宝贝情绪激动时,父母不必急着和宝贝讲道理,更不要动用武力解决,而是可以进行几分钟的“冷处理”,用你的缄默传递给宝贝一个信息:“打人是不对的,所以我不理你。”等宝贝心情平静后,再帮宝贝梳理情绪,教宝贝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去道歉。 9wo中文字网

3.“隔离”生活中的暴力镜头 9wo中文字网

9wo中文字网

避免不良示范给宝贝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是预防宝贝攻击性行为的有效办法。父母之间应尽可能减少冲突,为宝贝提供温馨、幸福的家庭氛围。同时,在宝贝还不能明辨是非时,负责任的家长一定要让宝贝远离充斥暴力元素的影视、游戏、动画、漫画等作品,并慎重选择适合宝贝看的绘本和动画片,努力为宝贝打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9wo中文字网

小编说

各位家长们,请不要再随便给宝贝扣上“坏宝贝”、“臭脾气”、“爱打人”的帽子,因为他们只是还没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而已。“欺负别人”只是宝贝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段,只要父母引导得当,宝贝就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并理解正确的人际交往原则!在宝贝的成长路上,愿我们多些理解与耐心,让宝贝更从容地抵达属于自己的人生轨道。 9wo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