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听力筛查没通过,说明听力有问题?

婴幼儿听力筛查不通过≠一定有问题

妈妈们需要知道,婴幼儿听力筛查不通过并不等于听力一定有问题。因为婴幼儿初筛不通过率达到15%-20%,而真正听力有问题的宝宝只有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 ikP中文字网

也就是说我们听力初筛不通过的里面还有很大一部分小孩听力是正常的,所以,新手爸爸妈妈们不用那么紧张。 ikP中文字网

ikP中文字网

ikP中文字网

婴幼儿听力筛查不通过的原因 ikP中文字网

宝宝没有通过听力筛查,提示可能存在听力问题。但没有通过初筛或复筛,并不是说宝宝一定有听力问题,因为导致初筛或复筛没有通过的原因很多: ikP中文字网

外耳道内存留有胎脂、羊水、分泌物; ikP中文字网

中耳腔有积液; ikP中文字网

宝宝不安静、体动多; ikP中文字网

环境噪声大; ikP中文字网

耳蜗毛细胞损害; ikP中文字网

蜗神经损害等都会使OAE或AABR筛查通不过。 ikP中文字网

前面的4个原因,通过复筛或听力诊断可以排除。而耳蜗毛细胞或蜗神经损害,则需要通过精细的听力和其他检查,才能确认听力损失的轻重、性质及原因。 ikP中文字网

而且仪器的效准不正常、周边环境噪音太大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筛查的结果。筛查不通过不等于宝宝听力真的有问题,所以家长也不用太担心。 ikP中文字网

ikP中文字网

当然,在筛查不通过的宝贝里面就肯定包括听力真的有问题的,比如先天性、遗传性的因素,耳朵里面有一些病变,中耳的病变,内耳的病变,脑干的病变等等,也是影响听力筛查通过的一些因素。 ikP中文字网

因此听力筛查不通过,还是要进行听力的复筛,复筛不通过就要进行听力学诊断,才能最终确定小孩听力是否有问题。 ikP中文字网

当被告知宝宝听力筛查没有通过时,家长首先不能惊慌,应该积极按医生的指示进行复筛、转诊和干预治疗: ikP中文字网

初筛未通过者,按时到指定地点复筛; ikP中文字网

复筛未通过者,按时转诊到指定机构进行听力诊断; ikP中文字网

确诊为听力障碍者,及时接受干预治疗。 ikP中文字网

ikP中文字网

宝宝听力发育指标 ikP中文字网

关于宝宝听力发育,妈妈们可以看看这些发育指标↓ ikP中文字网

1个月:宝宝已有了听觉,大部分的宝宝在出生24小时后对听刺激1—2次就能引起反应,对大人说话的声音也很敏感。 ikP中文字网

一周后,听力发育完全成熟,他会密切注意人类的声音,也会对噪音敏感。在宝宝身旁说话,宝宝将头转向熟悉的声音和语言。 ikP中文字网

2个月:对声音的反应十分敏锐,不论对熟悉或陌生的声音,都会作出不同的反应。 ikP中文字网

大人可以轻声和宝宝说话,或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在宝宝的不同方向发出声音,宝宝会向声源处转动头部。 ikP中文字网

3—4个月:能区分大人的讲话声,听到妈妈的声音会很高兴。有感情地讲故事给宝宝听,温柔好听的声音会引起宝宝微笑,晃动手脚等积极反应。 ikP中文字网

4个月时能辨别不同音色,区分男声女声,对语言中表达的感情已很敏感,能出现不同反应。 ikP中文字网

5—6个月:对各种新奇的声音都很好奇,会定位声源,听到声音时,能咿咿呀呀地回应,对音量的变化有反应。 ikP中文字网

7—8个月:倾听自己发出的声音和别人发出的声音,能把声音和声音的内容建立联系。 ikP中文字网

8个月时大致能辨别出友好和愤怒的说话声;能通过视觉、听觉来模仿人的活动。 ikP中文字网

9个月:能区分音的高低,如在和宝宝玩击木琴时,宝宝有时会专门敲高音,有时又专门敲低音。 ikP中文字网

10—12个月:宝宝的声音定位能力已发育很好,有清楚的定位运动,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头,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能力。 ikP中文字网

ikP中文字网

听力障碍自查指标 ikP中文字网

如果妈妈们不确定自己宝宝的听力发育是否正常,可以对照以下这些指标进行自查哦! ikP中文字网

3个月以下时,对于突然而来的巨大声响丝毫没有反应。 ikP中文字网

3—6个月时,对出现的声音不会寻找声源。 ikP中文字网

9—12个月时,不会跟随大人的指示去做。 ikP中文字网

12—15个月时,不会叫爸爸”、妈妈”。 ikP中文字网

15—18个月时,对于爸爸妈妈讲的话无法理解,叫不出爸爸、妈妈”。 ikP中文字网

18—24个月时,不能说出两句或两句以上的儿歌。 ikP中文字网

24个月后,语言障碍及反应迟钝明显,如听不见小鸟叫,对电话铃声、门铃声无反应等。 ikP中文字网

以上并不是绝对指标,只是可能预示着异常。在遇到上述情况时,最好去医院进行检查。 ikP中文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