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早期发现治疗效果较好
抽动症是不是跟其他儿童疑难疾病一样,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更好呢?那么抽动症早期发现的必要性在哪里呢?
早期发现宝贝的症状可以及时查找原因,比如查找一下是否有一些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这方面的因素及时制止的话,效果会比较好。早期发现可以及时进行治疗,防止宝贝的一些短暂的抽动症进而发展成一个慢性的抽动症。如果一旦发展成慢性的抽动症,或者发展成抽动秽语综合症的话,治疗效果就不太好了。抽动症是慢性疾病,会反反复复发作,时间越长治愈的几率就越低。
对于家长来说,哪些年龄的宝贝应警惕发生“抽动症”?
抽动症常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的宝贝。一般来说发病高峰年龄是4-8岁,有的宝贝的症状会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时期。
抽动症的四类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宝贝有哪些表现,家长应警惕宝贝可能得了“抽动症”?
抽动症主要的症状是运动肌肉的抽动和发声肌肉的抽动,尤其是脸部。家长常观察到的简单的运动抽动,如挤眼、眨眼、耸肩、怪叫,还有一些大的动作,如甩手,也是一种简单运动抽动。还有复杂的运动抽动如蹦跳,蹲下起立,还有往手上吐唾沫后擦到桌子上。简单的发声抽动是清嗓子声,咳嗽声,还有模仿狗叫声。复杂的发声抽动比较少见,就像秽语(骂脏话),还有一些重复言语,一句话反复地说,例如几个简单的词不断重复,抽动症主要表现为以上四类症状。
“严加管教”加重抽动症
抽动症是不良习惯吗?
首先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抽动症不是一种不良习惯,而是宝贝的一个不自主的一个运动肌肉和发声肌肉的抽动,是他不能够控制的。家长加强管教和过分关注宝贝的症状,都不会对宝贝的治疗有好处,反而会让宝贝更加紧张,加重宝贝的症状。
家长对抽动症宝贝“加强管教”,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吗?
家长如果带宝贝来我们的门诊,我们就会跟家长讲,宝贝自己是控制不住的,你盯着宝贝跟他说让他不要挤眼睛,不要点头,他暂时是能控制的,而你过一会儿再看,他的症状就会加重。宝贝短时间可以控制,但是长时间是控制不住的。而且你经常提醒宝贝,宝贝也会注意到这个症状,他就会经常担心、紧张,觉得自己患了很严重的疾病,这样会增加宝贝心理上的负担。
很多家长会误认为多动症就是抽动症,尤其这两种疾病有一些类似动作,您能介绍一下抽动症与多动症的区别吗?
首先多动症和抽动症是两个不同的疾病,它们的表现也不一样,但是由于抽动症有差不多30%~50%的宝贝会合并多动症,所以有的家长一旦确诊了抽动症之后医生会告诉家长你的宝贝还有多动症,家长就会搞不清楚了。宝贝到底是抽动症还是多动症?一般来说,抽动症,主要是宝贝频繁地挤眼睛等一些不能自主控制的的动作和发声。而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容易分心,还有上课做小动作、不能保持安静,老师提问没有问完他就开始抢答,这是一种冲动行为,还常合并学习困难、对立违抗障碍等。另外抽动症合并多动症在治疗方面也是比较复杂的,我们要明确首先要解决哪个问题。如抽动比较轻,就会首先采用心理方面的治疗和以治疗多动为主;如果抽动比较重就会以治疗抽动为主。
有的家长认为,随着年龄的增大,宝贝的抽动的表现会慢慢的自愈,会这样吗?没有医生的干预,抽动症的宝贝能自愈吗?
一般来讲,短暂性抽动,即出现症状持续两周以上而没有超过一年,这种预后是比较好的。有可能宝贝这段时间有这个症状,过了这段时间好了,是有可能。这是需要家长认识到这种疾病的性质。如果家长没有认识到,去责骂宝贝,宝贝抽动的心理因素仍然存在的话,他是不会自愈的。
医生的指导不一定是非要用药物或者什么治疗方法,有的时候就是指导家长认识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疾病,让他在宝贝的日常生活中做一些调整,这些都对宝贝疾病的康复有帮助。
家长发现宝贝的问题,还是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努力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另外慢性的抽动症,病程比较迁延,持续时间超过一年,一年中好的时间不超过两个月,断断续续总是出现。有可能挤眼睛好了又开始嘴部的抽动,或者甩手,点头等这些动作,表现出来是一个波动性的状况。波动性不仅仅表现在时间上,宝贝可能这段时间有抽动症状,过段时间好一点,再过段时间又出现这个问题;波动性也表现在症状上,抽动的部位在不断地变换。慢性抽动症病程迁延,抽动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来说在宝贝青春期可能会缓解,抽动秽语综合症在青少年时期也会缓解,但仍然有一部分宝贝抽动的症状会持续到成人时期。有时候我们也会看到一些成人有频繁挤眼睛的症状,但是他自己也觉得这对他的工作和生活影响很小,已经把这个症状当成自己的一部分并已接受它。
如果治疗较晚,抽动症对宝贝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继发学习困难,一个是宝贝的个性发展问题,还有一个是社会退缩和交往问题。继发学习困难主要是因为患儿不自主不能控制的抽动导致他上课学习的精力不能集中,有的患儿想努力控制自己的症状,上课时会努力地克制自己,不让自己这种症状发生,不让自己影响到其他同学,但是他这个时候的注意力就不在老师讲的课上了,而是在关注自己的症状,所以听课效率就特别低,学习成绩就会慢慢地下降。另外,同学和老师有的时候会嘲笑或者歧视这个宝贝,使得这个宝贝不愿意去上学,有的宝贝会跟家长说同学嘲笑我,我不想去上学了,这就涉及到个性发展问题。宝贝因为抽动症状,经常受到家长的责骂、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这会对宝贝的心身发展产生比较大的危害,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会影响宝贝的自尊自信,甚至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甚至不愿与人交往,社会功能退缩。
家长怀疑宝贝有抽动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抽动症的诊断主要是根据症状。我们会给宝贝做一个量表评估,比如宝贝发现抽动评估量表,评估一下宝贝的症状是简单抽动还是复杂抽动,评估一下他的严重程度。另外我们还需要和其他疾病进行鉴别,根据每个宝贝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辅助检查。比如脑电图,排除一些癫痫问题,看看宝贝脑电波如何,脑电图检查一般是必须的。另外是观察宝贝的动作表现,需要和舞蹈症、链球菌的感染等疾病进行鉴别,我们会做一些血液方面的检查。
整个治疗过程中,家庭所占的影响因素还是很大的。确诊宝贝有抽动症以后,家长们不要过度地担心,虽然宝贝的治疗比较麻烦,但是大部分预后是比较好的。需要注意的,不要在宝贝面前讲这个疾病的严重性和难治性,注意和宝贝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多关心宝贝,听听宝贝的心声,减轻宝贝心理方面的压力。另外,不要提醒宝贝的症状,家庭要和睦。这些都对宝贝的治疗和发展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