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过了那么多传统节日,农历的月份一直迷一样被编织在我们的生活里。可是,你们知道这平平常常的一二个月,古人都是怎样称呼它们么?
古人把一年划分一二个月,春季有三个月,是农历一月、二月、三月,分别称为孟春、仲春、季春,夏季的四月、五月、六月则是孟夏、仲夏、季夏,秋冬季节以此类推。古人是不是这样的称呼更容易分清季节。所以我的第一张卡片主题就是孟春。
绀香,通用“酣香”。二月仲春之月,也称酣春。绀香其实是某个小可爱打错了,但是流传开来,大家也就熟悉了,我们听起来还觉得挺好听的。我的第二张卡也就以这个为主题。
桐花在清明时分应时而开,这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古人分辨节气的重要物证。《周书》有云:清明之时桐始华。所以桐月,也就是三月。
人间四月天,清明和暖。谢灵运赋诗: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所以“清和”一词在古代是四月份的别称,被认为是夏天的开始。
这个词一看就给人一种湿热的感觉。它的原意也是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的意思。形容的正是端午过后,长夏漫漫的湿热天气。
农历六月,也是夏季最后一个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说的就是六月,俗称“季夏”。
秋日伊始,残夏仍在。农历七月被古人称为“霜月”。唐代诗人王勃曾在《寒夜怀友》中写道: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传说嫦娥住的广寒宫又叫“南宫”。农历八月正值中秋,这一雅称,把传说、文化、民俗都连在一起了。
暮是指傍晚,商也就是秋。到了秋季的最后一个月百思特网,万物凋零腐朽,所以古人也称九月为“朽月”。
和一月的“孟春”一样,冬季的第一个月成为“孟冬”。十月也叫“小阳春”,上冬、良月。
和字面意义一样,这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个月。“天寒身上犹衣葛,日高甄中未拂尘。江城山寺十一月,北风吹沙血纷纷。”白居易的《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描述的就是十一月。所以我把其中两句放在的这张卡片中。
“暮岁”,可以解释成一年将尽之时,也可以理解为晚年。十二月配这个名称名副其实。谢灵运《撰征赋》有云:屈盛绩于平生,申远期于暮岁。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