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玄宗亲自侍奉李白用餐的原因介绍
导语:公元七四二年,即大唐天宝元年,四二岁的“诗仙”李白找到工作了,具体职务是待诏翰林,也是翰林学士,具体工作就是替皇帝撰写重要文件,这是一
公元七四二年,即大唐天宝元年,四二岁的“诗仙”李白找到工作了,具体职务是待诏翰林,也是翰林学士,具体工作就是替皇帝撰写重要文件,这是一份很体面也很有分量的工作。
李白同学的工作来之不易,遭过不少白眼。年轻的时候去拜见渝州刺史李邕,这位老前辈不怎么理睬他,弄得小白哥很是不平,说:老李不要瞧不起小李,小李我终究是一只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大鹏,就算没了风做驱动力,也能摇动大海的水,然后还说了一句为后人乐道的名言:“大夫不可轻年少。”
三四岁那年,李白同学来到东都洛阳,正好唐玄宗在洛阳视察,李白赶紧地呈上了一篇大作《明堂赋》,结果是没反应。
机遇这东西很难说,它不理你的时候,你怎么折腾也没有用,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它一旦青睐你的时候,就会让你措手不及,受宠若惊,幸福总是让人处于一种没做好准备的`状态。
七四二年,长安来旨,召李白进京见驾,老板唐玄宗居然从步辇上面下来,亲移龙步,就好像当年汉高祖刘邦迎接商山四皓一般,拉着新员工李白的手嘘寒问暖:“欢迎李老师来我们大唐翰林院工作,怎么样,一路上辛苦了吧?吃过饭没有?来,先吃点东西。”
唐玄宗马上叫人搬来七宝床,请李白坐了上去,然后自己亲自端起碗,亲手用勺子调好饭菜和汤,侍奉李白老师用餐——“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
李白老师的幸福毋庸多言。一时间,在天下引起巨大反响,而且可能负面的多于正面的。
当时的李白在翰林学士院,这是给皇帝写诏书等重要文件的机构,本来这个差使是由中书省来做的,后来皇帝觉得麻烦,便将该部门的一部分职能转给了翰林院,翰林学士的官品在当时并不高,而皇帝这么给一个待诏翰林这么大的面子,京城同僚们当然有点看不下去。
有一个兄弟单位——集贤殿书院,主要是给皇帝侍读的,也承担起草内阁文书的职务,其成员也称为学士,他们可能在平常泡吧的时候见到李白,就酸溜溜地问:“李老师,老板这么器重你,你干的都是些什么重要工作啊,说来听听,让我们也沾点光。”
出于这个缘由,李白老师就写了点感言,名曰《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作为对同行们的交待。
这份感言是一首诗,名曰《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一开头就交待:“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马门。”一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模样,大清早去紫禁城候命,傍晚还在统称为金马门的翰林院忙碌。
唐玄宗娶儿媳杨玉环的原因
杨玉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唐玄宗娶儿媳杨玉环的原因,欢迎大家阅读!
杨玉环在成为唐玄宗贵妃前的身份是玄宗的儿媳,而武则天则是第二任丈夫唐高宗的庶母。若说为何玄宗敢强纳儿子寿王的王妃,很大程度上是列祖列宗留了好榜样啊。但你若以为这种不合伦理的事在唐代仅此两例,那可就太小看唐人的兼收并蓄、开放不羁了。
“老婆是亲戚的好”
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迫父退位。在登上了大唐帝国皇帝的宝座后,这位一代明君或许心生愧意,觉得有点对不住兄弟。他决定要做些什么,于是开始了对弟弟李元吉王妃的长期照料,将弟媳纳入后宫。这个弟媳就是隋炀帝之女杨妃,后为太宗生下了第三子吴王李恪。
或许是觉得这种慰孤恤寡的方式颇为值得推广,太宗在平定庐江王李瑗谋反,将其诛杀后,又将其妻纳入后宫陪侍左右。这个庐江王李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也就是李世民的堂兄弟。另外,太宗的韦贵妃在进宫前也已嫁人并生有一女且已婚配,可见年龄不小。
显然,太宗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了整个唐代宫廷的画风。高宗李治在父亲去世后,坚决贯彻太宗遗志,高举“老婆是亲戚的好”伟大旗帜,将庶母武媚娘从尼姑庵里迎回,日夜不辞辛劳,好生奉养。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