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区是中国四川省眉山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地处岷江中游,是北宋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的故乡。古称眉州。山川灵秀,物产丰富。
东坡区处在“成都━三苏祠━乐山大佛━峨眉山”国际旅游线上,每年接待中外游人一零零多万人次。有名扬海内外的三苏故居三苏祠传统旅游胜地,占地三平方公里(其中天然湖泊一零零零余亩)的东坡湖新兴游景区以及风格各异的蟆颐山、砦子城、望月湖、苏坟山、白塔山等文化、古迹、风景、休闲旅游景点。
东坡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霜雪少见,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温资源丰富,四季皆适宜旅游。
东坡区得名于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自古以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南宋大诗人陆游赞誉“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早在一千多年前,东坡区就是州、郡治所。二零xx年八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眉山地区,设立眉山市,撤消眉山县,设立东坡区,东坡区成为眉山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
青神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北连眉山县,南接乐山市市中区,东与仁寿、井研接壤,西同夹江县相邻。幅员面积三八六.八平方公里,人口二零余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二.七万人。辖四个镇、一四个乡。是中国有名的竹编之乡和椪柑之乡。西魏废帝二年(五五三)设置青神郡,为青神建政之始,后二年(五五五),在青神城郡设青衣县,北周武帝保定二年(五六二)改为青城县,宣帝大成元年(五七九)取“蚕从氏青衣以劝民农桑,民皆神之”意,定名青神县。
青神是较早以渔牧耕织生息发展的社区之一。县内大春以稻为主,年产五.八吨;小春以小麦为主,年产量一.四零吨;油菜在经济作物中占主导地位,年产量达四零零零吨。其它经济作物还有花生、土菸、甘蔗等。青神是蚕丛氏的纪念地,养蚕业称发达。晚清,县属汉阳丝市与成都簇桥丝市并列为川西南两大丝市。目前蚕茧年产量可达一三零零吨,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一条龙格局初步形成。青神林业、渔业、畜牧业资源丰富。
有林木一五零多种,其中用材林四六种,以马尾松为主,还有楠木、香樟等名贵木材。畜牧业以生猪为龙头,年出栏肉猪一七余万头。县内工业以县城为中心,以名优特新产品为拳头,形成机械、化工、造纸、建材、食品加工、制药、丝绸、针纺织、竹编等多种门类的具有域特色的工业体系。县内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已建成高标准水泥路三五二公里。全县一零零%的乡,八七.六%的村,六一.七%的社,四五.五%的户可通水泥路。黄金旅游线路青汉路已开通。快速通道眉青路二级公路已进入全面竣工,将与成乐高速公路同期开通。县内电信事业快速发展,市内程控电话达五零零零门,已开通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业务。建成一八个乡镇光缆线路,实现了乡乡通光缆。开通了A网、G网移动电话,开通了本地网、省网寻呼业务。
县内科教文卫事业不断发展,到一九九八年有各类科研机构七个,各类科技人员三二零零余人。拥有国家专利三九项。全县有卫生机构二八个,医务人员七零零余人,其中县级医院三个。青神名优土特产品丰富。青神竹编工艺精湛,造型美观,远销美、俄、日、德、法及港台等三零多个国家和地区。产于县内岷江平羌三峡的长吻鮠(江团鱼),是举国稀有的.珍贵名鱼。被誉为川西坝子“一枝独秀”的青神椪柑,果大皮薄,果肉脆甜酥香,风味独特,年产量达七零零零吨。另有汉阳鸡、盐渍藠头等土特产品名扬省内外。
青神江湾神木园位于四川省青神县,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景秀丽,是苏东坡读书和初恋成家的地方,与三苏祠、乐山大佛、峨眉山相毗邻。
江湾神木园东临岷江,远眺西川林泉最佳处——中岩寺,西联红色西山景区,北邻青神县城,南接中国竹艺园区,占地约一零.六万㎡,岷江河可供水上游乐的河段达一二Km,房屋建筑面积约三八零零零㎡,绿地覆盖率达六二%。
江湾神木园内规划有五个功能区:一是神木馆;二是游客接待中心;三是迎江楼;四是枕水别墅;五是水上旅游。可同时接待三六零人的会议和住宿,同时可接待八零零人用餐。
江湾神木园内建筑为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群,青砖、白墙、灰瓦,飞檐翘角,雕栋画梁,仿古长廊曲径通幽,古建筑群错落有致,山水、花鸟、人物及诗词歌赋随处可见。水上游乐,浪漫刺激,丰富多彩。园内古木参天,神木林立,奇石点缀。玻璃江,波光粼粼,水光潋滟晴方好。龙泉山峰峦叠嶂,山色空濛雨亦奇,文化底蕴十分厚重。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