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围绕“新年的礼物”这一话题谈话,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进一步帮助幼儿掌握一对一交谈的规则。
三、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四、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指导幼儿如何准备好自制的手工作品或礼物。
二、在教师参与幼儿谈话时,指导幼儿轮流谈,不抢着说话,但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活动准备
自制的手工作品,自己准备好的礼物(可以是糖果,玩具卡片等),前一天自己制作好的礼盒,有过送礼物及接受礼物的经验。
四、活动过程
一、过年的时候,大家为了表示友好、问候,常会互相送礼物。你们收到过别人送的礼物吗?谁送的?你送过礼物给别人吗?
二、围绕话题自由交谈,要求幼儿轮流谈,不抢着说话,教师参与幼儿谈话,及时鼓励积极发言的幼儿。
三、集体谈话。
四、今年过年你想送礼物给谁?送什么礼物?为什么?
五、你认为今年谁会送礼物给你?你最想得到的新年礼物是什么?为什么?
六、教师小结,赞扬幼儿能想到给父母送礼物,提醒幼儿接受别人礼物要有感激之心,要爱惜别人送的礼物。
七、一起唱《新年好》歌曲,在歌声中把礼物装在礼物盒中送给好朋友。
活动目标:
一、了解中国人过新年的传统习俗。
二、感受儿歌的节奏韵律和欢乐情绪。
活动重点:中国人过新年的传统习俗
难点:学说儿歌
活动准备:
一、新年大礼包:鞭炮一串、红包一个、唐装一件。
二、音乐《恭喜你》。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唱一唱,感受新年的欢乐气氛
(一)、播放《恭喜你》歌曲
“这是什么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二)、讨论:
“为什么大家要相互恭喜呢?”
“原来再过一天就要过新年了,过新年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呢?”
二、猜猜大礼包里有什么,并学说儿歌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大礼包,里面是我准备过年的东西,大家猜猜里面有什么?”
(一)出示鞭炮:“这是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教师念儿歌:过新年呀咚咚锵,真热闹呀咚咚锵,送你一串大鞭炮,咚咚锵。
“过年我们为什么要放鞭炮?还有什么时候要放鞭炮?”(交流)
小结:大家碰到喜庆事儿,都会放鞭炮。
(二)、出示红包:“这是什么?为什么您们都觉得是红包呢?”
教师念儿歌:送你一个大红包,咚咚锵。
“你收到过红包吗?”
小结:过年的时候,大人们都会给小孩红包,代表着长辈对孩子的祝福。
(三)、出示一件衣服的轮廓图:“这是什么?它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吗?”
教师念儿歌:送你一件唐装,咚咚锵。
教师小结:唐装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服饰。
三、改编儿歌
“过新年要准备这么多东西,我们将它们编进里戈里说一说。”
如:过新年呀咚咚锵,
真热闹呀咚咚锵,
送你一串大鞭炮,咚咚锵。
恭喜发财,咚咚锵,咚咚锵
播放音乐《恭喜你》,幼儿随老师一起说一说。
【活动目标】
一、知道一月一日是元旦,是新一年的第一天。(重点)
二、了解关于新年的一些传统民俗、风俗习惯及趣闻,并能大胆地向同伴进行介绍。(难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一、在成人协助下,幼儿每人准备一则国内外过新年的趣闻,以及相关的图像资料。
二、实物投影仪、CD、录像机等。
知识准备:知道自己家乡的新年风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谈话导入)
观看录象,感受新年的气氛,激发幼儿的想象。
师:录像里的人为什么这么高兴?
师:原来他们在过新年呀,那新年是哪一天?你们知道吗?谁愿意来说一说?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