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文章(精选二二篇)
“五四”青年节有感
文/林冰
“五、四”青年节,一个多么诱人的名词。青年,意味着一个人的黄金年龄段。天真活泼,血气放刚,精力充沛,勇往向前;还有强毅的意志,进取的雄心,以及天不怕,地不怕的敢闯精神。谁都曾经拥有过,谁又将与之告别的名词。
如今,何谓:青年!各种说法有点乱。对青年的年龄界定为:联合国,一五-二四岁;教科文组织:一四-三四岁。国家统计局:一五-三四岁;共青团:一四-二八岁;青年联合会:一八-四零岁。二零二零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的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四个年龄段:未成年人:零至一七岁;青年人:一八岁至六五岁;中年人:六六岁至七九岁;老年人:八零岁至九九岁。无论那种说法,青年注定与己无关。
只是,在对的年龄时,怎么也从来没过上“五四”这个青年节。那时,头上明明戴着“知识青年”的帽子,为何没有享受过五四这个节日。因为,谁叫五四正好与五五,五六挨着。对于农民来说,五五,五六正好是立夏。立夏前后绍兴乡下正是农忙当令时节,青年正是生产队里的强劳动力,怎能休假过节,这还要不要种田,要不要吃饭!于是乎,一辈子就这样与“青年节”擦肩而过,也就没尝过“五,四”的味道。
当我醒来,青春不再,朱颜已改,青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用八月长安的话来说:“没有人永远年轻,可永远有人年轻。”其实,这是一个谁都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而已。匆匆岁月,悠悠流年,不曾厚待谁,亦不曾薄待谁。既然早早作别青年,那就不妨惬意的老去。
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如何过好“三天”。“昨天”已成为历史,这篇翻过去就无须再留遗憾;“明天”尽管充满着无限的可能,只是尚未到来,那就满怀希望地期待吧!属于自己的只有“今天”,这就要求自己用心地过好这每一天吧。
初恋遐想
文/ZOZAXION乘源
世上有些事情的神秘,是不可以说破的。因为有些事情,是为我们敏感的心灵独自占有的。
初恋即是如此,因为它是普天下青年男女内心对未来生活、对美满温馨的小家庭的爱之渴望,是青年男女内心情感的寄托。但是,谁也不能预先界定初恋始于何时始于何人?而那初恋的对象又永远在遥远记忆的尽头神秘地时隐时现,间或有许许多多的青年男女在未跌入初恋情网之前,便在每个星明月朗的夜晚,独坐斗室或湖岸边的柳树下展开思绪放纵无尽的遐想。
岁月是长河,初恋是身后遥远的航标灯,明明灭灭,昭示着青春的理想。
岁月是一幅未完成的山水画,初恋是起笔处最纯情的一点,在人生的长卷里浸润开去。
岁月纵然飘摇不定,初恋永远是细密温柔的一片雨丝,点点滴滴,汀汀泠泠,潇潇洒洒直落到尽头与你相伴。
春日里,被梧桐遮盖的路面不时有树叶上滴下的雨水,坚实而有声,这细如针尖的雨丝要多长时间才能串成这一滴呢?我伸出手想接住它们,可它们总是从我指缝间滑落。我想:爱必须有两个人才能完成。所以泰戈尔有那样深情而专注的诗句:“我在我的琴弦上反复寻求能和你和鸣的音调。”可是世上又有多少爱发自内心却并无着落,尤其那不含任何功利成份的初恋,它的美好、似花的芬芳,却能传得很远很远……
人生的初恋,对于一个男孩子,寄寓了他对未来生活的多少抱负和雄心。对于女孩子,又装载了她多少玫瑰色的梦想。我不知道有谁曾在我身上寄予未来,但我心里明白我在我初恋时的那位纯情女孩身上编织了一个五彩的梦,只是凡是说到“梦”的,大都没有什么结果。
初恋美丽如斯,又仅仅美丽如斯。
他和她
文/心随雁飞
云是雨的船,雨的船票被丢在风里
那年秋假,十六岁的他在公社果品站打零工,住在父亲任教的中学里。有天下午,一群打扮时髦的陌生女子突然走进校园,有个红衣女孩闪电般映入他的眼帘,她那白皙的皮肤、圆圆的脸蛋,尤其是那双水汪汪的眼睛和略带忧郁的眼神,给他带来很大冲击,让这个没走出过乡村而又情窦初开的毛头小伙心驰神往,激动不已。从此,那个倩影深深烙印在他的心底。
他后来得知,那群女孩来自县城,也是利用假期到乡下打工的学生,但对那个女孩的情况却一无所知。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