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的文章(精选二二篇)
二伯
文/聂玉君
二伯是我父亲的堂哥,我们两家同住一个院子。
二伯皮肤白皙,大大的眼睛镶嵌在清瘦的脸上,越发显得精神。老年后的二伯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是常事,到医院检查,结论是“小脑萎缩”。
年轻时的二伯,嗜书如命,白天坐在门槛上看,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看,书和眼睛的距离不超过五寸,投入的样子,就像一座雕像。因为看书,二伯不知挨二娘多少骂,二娘常说:看书看得饱,我就恭维你了。
小时候,我最喜欢二伯。闲暇时,二伯最爱给我们小孩子讲故事: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武松斗杀西门庆、真假李逵、白帝城托孤、黛玉葬花等。二伯讲得有声有色,我们听得津津有味,意犹未尽时,我们总是缠住他不放,二伯拍着我们脑袋说:晚了,明天讲,省得被你们二娘骂。
春哥是二伯的幺儿,也是二伯的骄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春哥以优异成绩考进一所重点大学。谁知,在即将毕业时,春哥在学校出事了。
当二伯接到校方的电话时,整个人都崩溃了,睁着眼睛等到天亮,就和二娘急忙急火的往汽车站赶。二伯从未出过远门,走路又不稳当,坐了近一天的车,天黑后,四处打听才找到春哥的学校。
见到春哥时,二娘哭成了泪人,二伯一句话都没说,用大大的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春哥,春哥低着头,不敢看这双威严的眼睛。
春哥在大学里一直都很优秀,班长兼学生会委员,校足球队的守门员。和同学打架是因为在食堂打饭时,有人插队,春哥就去理论,结果被插队的校友打了,春哥的同班同学兼室友(从小习武)冲上去,三下两下就把这位校友打翻在地,造成肋骨断裂。校友的父母赶到学校时,要求校方开除春哥和他的室友。
顾不上吃饭,二伯因腿脚不方便,坐在路边,叫二娘和春哥去买东西,赶紧直奔医院,看望受伤的学生。见到学生家长时,二伯深深地鞠躬表示歉意,并自责说:“我没有教育好儿子,让你儿子受罪了,我们不是来请求你们原谅的,留校也好,开除也罢,他做错事就应该受到惩罚。”随即叫二娘把带来的钱交给学生家长,叮嘱要医治好后才出院,钱不够,会尽量想办法补上的。
第二天,当二伯蹒跚着走进校长办公室时,对方家长主动来扶二伯,并表示不再追究春哥和室友的责任,说道:你们的质朴、善良和不容易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也是做父母的人,孩子被开除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回到家,二伯两天水米未进,躺在床上不停地说:养儿不教父之过。
二伯过世时,春哥抚着二伯的棺材痛哭,常常一个人跑到二伯的坟头一坐就是半天。春哥对我说:我爸是一个心气高的人,因为爱看书,他的朋友基本上是书中的英雄豪杰。当年,望着秋霜满头的父亲,在母亲的搀扶下蹒跚离去的背影时,终于感受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真正含义……
书迷
文/松石涓墨
又是一年花开时,置身于花香中,泡一杯茶,捧一卷书,人生如斯夫复何求?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尚处在“文革”期间,许多书被禁止,但我读书的意愿是那么强烈,只要看到同学、邻居家里有书便要千方百计借到手。晚上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成了常态。那时每家每户都是多子女家庭,大的孩子回家要照顾弟弟妹妹,还要做家务事,我排行第二,下面有两个弟弟,所以也要帮着家里做家务,又想看书,又要做家务,时间就比较紧张了。计划经济时期各家日子都是算计着过,米、面、油、肉、布凭票供应,往往购买时需要排队,而且一排就要好长时间。姐姐、弟弟们觉得无聊不愿意排队,而我特别高兴做这种事,经常自告奋勇,排队的时间越长越开心,因为能够站在买东西的队伍里肆无忌惮地看书。有时排到我了,为了多看会儿书,我就让后面的人先买,增加排队时间。
帮家里烧饭时,米饭快熟的时候,要将锅歪过来慢慢地用火炕,锅要转一圈,烧出来的米饭才不会夹生。我会坐在炉子旁,把书放在腿上,一边看书一边转锅。有时注意力太过集中,把饭炕煳了,受到父母的责骂。那时的粮食按人口定量供应,每天烧多少饭要计划着来,小孩子长身体特别能吃,本来粮食就不够,再烧煳一锅饭,父母发火也是情理之中。
因为看书误事,父亲会把我的书收起来,责备地说上两句,过两天会再还给我。被父亲收走书的那两天,是我最忐忑的。印象最深的一次,一向没有重言语的父亲真正发火了,一把夺过我手中的书,不管不顾地撕了,我被父亲的举动吓坏了,也为书被撕掉而担心,为此,我哭了整整一夜,害怕没书还给人家,更害怕再也借不到书了。第二天早晨,父亲看着我哭红的眼睛,心有不忍,问清借书人家,道了歉把书折价,赔钱了事。这件事以后,一连多少天我都不敢跟人家借书,一直到同学主动借给我书,我才又恢复了看书,只不过收敛多了,做事时不敢大意,生怕再出错。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