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初中的学生,十四五岁。他们说自己懂事却不懂事,说自己不懂事却知道一些事情。他们自制力差,调皮捣蛋,爱给老师起外号。amp; 茂源阁amp; 是学生们给教导处指导老师杨茂元起的外号。
那是在二零世纪五零年代。一九五三年,我考上了太原第一中学,一所新成立的初中。那一年大一有十几个班,大部分住校,吃的是大灶,睡的是大同铺,十几个人住在一起。早上要上自习,午饭后午睡,下午两节课后课外活动,晚饭后晚自习。一整天的作息完全靠接待室的看门人amp; mdashamp; mdash老辛师傅的手摇铜铃是指挥,然后就是体育老师和杨茂元的口哨声。
按照学校的规定,学生晚自习结束后洗漱,晚上九点五零分关灯睡觉。初一学生不听话,熄灯后嬉笑打闹。杨茂元老师来检查。他听到任何一个房间有声音,就吹一声口哨,敲几下窗户,尖锐地批评:“谁在说话?快去睡吧!amp; 学生们闭着嘴,缩着头,静静地听着杨先生的脚步声远去,又开始谈笑风生。突然,一声哨响,几扇窗户响了起来:amp; 你怎么又说话了?是什么课?是谁呀?amp; 里面的人赶紧用被子蒙住头,小声说:amp; 坏了!毛元哥回来了!amp; 我悄悄的爬上床,就再也没人敢说话,安安静静的睡着了。
学生上课做操,杨老师在操场上转来转去看谁不认真做操。在课外活动中,杨老师也要四处看看有没有人在吵架打架。同学们看到杨老师从远处走来,赶紧宣布:amp; 茂源哥来了!amp; 尽管杨老师没有给我们上课,但学生们对他又敬又怕。我在太原一中学习了三年。我不知道院长的名字,甚至不记得他长什么样。但我对指导老师杨茂元老师印象深刻:杨老师一脸严肃,身材瘦削,说话带着蔚县口音。一九五四年,他被授予amp; 优秀青年教师amp; 。
有一天中午,我们宿舍的女同学都没睡,躺在被窝里偷偷打扑克,可就连老辛也没听到起床铃和上课铃,下午两节课也没上。这是一场大灾难!班主任严厉批评了我们宿舍的学生。事后我们后悔了。要是杨先生也查了午睡就好了!我们就不会在中午打扑克,错过了睡觉,错过了上课。
一九五六年初中毕业,离开太原一中,到太原六中读高中。对六中的指导老师没有印象。和其他同学聊天时对他们学校的指导老师没有印象。才知道像杨茂元老师这样的导师简直凤毛麟角。
后来参加工作,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任何一份工作,无论多么平凡,只要你全身心投入,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很庆幸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杨茂元老师。他是学生做人的标杆,是学生的榜样。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