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人从乡下老家回来,带了很多他妈妈做的东西amp; 下一餐amp; 。虽然这些菜很普通,但我却对它们情有独钟。
小时候家里穷,吃的大多是家常菜或者野菜。就算是过节或者客人来访,也很少吃鱼之类的。蔬菜反季节,全家点饭。我妈经常根据季节提前做腌萝卜,麻辣腐乳,豆麦泡菜。
春萝卜出生时,母亲除了正常食用外,还会去根洗净多余的部分。将萝卜头用细绳串起来,大的切成条状,干到半干时全部放入缸中,加入适量盐,密封。等时间到了,拿出来享受。
做豆腐乳多在年底。amp; 二十五、豆腐;二十六、过年肉amp; 。腊月二十五,每家每户都要上一桌(一零斤黄豆)或半桌豆腐。妈妈选了压好的剩豆腐,切成火柴盒。在筛子里铺一层干草或干荷叶,然后把豆腐一层层叠起来,盖上稻草,放在炉子旁边闲置的地方。当豆腐上盖了一层绒毛后,加入椒盐酱,放入大大小小的缸中,封好缸口,几个月后就成了美味amp; 下一餐amp; 。
还有一种饭,就是麦酱。夏收后,我妈把粮食卖了,把剩下的快卖不出去的麦子洗干净,放在锅里用火煮,煮到很糜烂。然后她把它从锅里拿出来,加入适量的面粉和盐,拌匀,放在一个没有封口的大陶碗里,在太阳下暴晒十几天。然后她回到锅里加入姜、味精、蒜、辣椒,反复搅拌,装罐密封。
我很喜欢麦酱,至今还记得它的酸味。但是这些咸菜不是每天都吃的。缺菜的时候(时令菜的间隙),妈妈会打开一个罐子,放一个小碗在上面。煮,炒或者生吃,都各有各的风味!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对整个家庭帮助很大。
我上中学,住在离家十多里的学校。家里一周只给一元生活费。周日回家回学校的时候,我总是把它装在罐头瓶子里带在身边。有了咸菜的补充,我就不用打很多菜了(尽管菜才五毛钱一个),省了不少钱。一个学期下来,我用省下来的钱买了几本书。
等我长大了在外面工作,我就拿我妈的amp; 下一餐amp; 吃这道菜的时候,好像妈妈就在身边。后来我住在城里,我妈每次上门总要带几瓶。有时候邻居来参观品尝,也是赞不绝口,夸妈妈手艺好。
如今我妈老了,动作也不如以前了,也很久没做了。我老婆业余时间也试着学着做,但是总有一股味道。今年端午节回家我们都很开心,妈妈的身体也比以前好了。只是没想到好动的妈妈闲着没事,却还是忘不了自己贪吃的孩子,做了一件amp; 下一餐amp; 。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超市里各种商品应有尽有,买不完,也尝不够!只是人,行万里路,总有一颗怀旧的心。总觉得买回来的味道,再有特色,也不如我妈做的正宗。
离家多年,很高兴还能尝到妈妈的amp; 下一餐amp; 。其实我们怀念的是一股老味道,不是落后和贫穷!想念妈妈带给我的真情,家人有亲情的温暖!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