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的文章(精选一三篇)
这个春节,我们以“静”致敬
文/郭镛
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一个春节是不快乐的,没有一个春节是不走亲戚的。然而,今年却不一样了,一场疫情席卷全国,让本来应该张灯结彩的大街变得冷冷清清。
为了防止疫情扩散,社区通知人们安分地待在家里,没事不要乱跑。于是网上就疯狂地发起了宅家无聊的短视频,有在家里学虫子爬的,也有假装在家旅游的。
都说在家好无聊,但我只想对他们说:“宅家有什么无聊?在你悠闲放松时,总有一些白衣天使在默默奋斗,总有专家在研制疫苗,总有人在服务群众。为了我们的健康,他们在冒着生命危险与病毒搏斗。这个春节,只要我们安静地待在家里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敬和感谢!”
在我们家,爸爸妈妈在大年初二就分别接到单位通知去上班了。他们出门时戴上口罩,再回头嘱咐我,让我安心在家写作业。每天爸爸妈妈去上班后,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好安静。在这个安静的假期,我提前完成了所有的寒假作业,盼望着疫情能早些过去。
街上的小吃店到现在都没有开门。想起米皮、肉夹饼我就馋得想流口水,妈妈见我特别想吃,就尝试着在家做。家里没有丰富的食材及制作工具,妈妈就绞尽脑汁做各种美食,比如用捣蒜的家什来砸洋芋搅团、用烤肉的电热锅来烙饼子、用装过巧克力的铝制盒子蒸面皮等等。我们在厨房一忙活就是大半天,但总能收获一桌子好吃的。
早就听人说过:“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一直不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是,当我看到医护人员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在生死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踏进隔离室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这眼前一张安静的书桌是多么来之不易。
你们说,穿上防护服,就有了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你们一定能战胜病毒!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多么希望疫情能快快过去,这样你们就能休息一会了。在我的心中,你们就是最可爱的人!
春天的脚步一定会翩然而至,有了春暖一定会有花开。这个春节,没有事情就不要出门,安静地待在家里,让我们以“静”致敬!
致敬,一线抗疫的巾帼英雄们
文/王志英
自从新冠肺疫情炎爆发以来,全国各地先后组织了三四六支医疗队,四二六零零多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驰援人员中,女性居多数。她们训练有素、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她们不畏艰险、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她们义无反顾、救死扶伤、医者仁心,以极其崇高的精神书写了中国女性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动人故事。
值此“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中宣部宣教局、全国妇联宣传部、国家卫健委直属机关党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局联合发布了“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
英雄谱共计二零人,其中湖北省一线抗疫人员六人,国家及各地支援人员七人,军队支援人员五人,地方抗疫一线的二人。
牺牲在抗疫前线的夏思思和徐辉也在英雄谱的名单中。
为了找到这二零名巾帼英雄的事迹,我翻遍了不少报纸与网站,也阅读了她们许多有关报道,最后才在“中国*新闻”的“人物事迹”中找到了她们的踪迹……
夏思思,一九九零年六月生,生前是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夏思思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在救治患者时,主动申请留院观察,不幸被感染。在治疗期间,她主动把ICU床位让给其他患者。在病床上,她依然牵挂工作,希望治愈后能重返一线。二月二三日清晨六时三零分,经救治无效不幸去世。
郭琴,中共党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护士。疫情爆发后,她在急诊病房内照顾重症患者,每天自觉工作一零小时以上,有时二四小时连轴转,帮助百余名新冠肺炎患者转危为安,自己却不幸感染病毒。经过治疗,病情好转。为了腾出床位,她主动回家隔离治疗。隔离观察期刚满,她又主动重返岗位,“我不是英雄,但绝不当逃兵”。除了用专业技能救治患者外,她还用自己的患病经历为患者做心理辅导,疏解他们的压力。
何雯,中共党员,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疫情爆发以来,她带领急诊科全体护理人员冲锋在一线。她冷静细致,每日带领团队预检分诊,对每一位就诊患者问诊测体温、分诊、登记,配合医生积极救治每一位重症患者,对危重患者进行评估和安全转运。她因地制宜优化就诊流程,合理安排时间,不断完善工作程序,尽量缩短患者等候时间,避免轻症转为重症。她耐心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