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青春。
现在,我感觉最好的状态就是,我可以毫无负担的为任何我想做的事情努力。当我进入大学,面对另一个新的画板,我需要认真考虑如何让它更加丰富多彩。是一群年轻人的庙堂里的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吗?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我可以对此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而且在这个年纪,开心总比迟到好。
前段时间姐姐在上海买了偶像演唱会的门票,期待进入一种无忧无虑的氛围,满心欢喜。她想给我姑姑打电话,分享她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但得到的却是姑姑禁止她去。一脸沮丧,给我视频说早知道就不告诉她了,姐姐说不信任姐姐,不安全。但是我也知道我妹妹的性格。即使如此,她还是会去听音乐会。我能感受到姐姐对偶像的热情。这是她太想去的地方amp; 青春之约amp; 。她去了,看着台下挥舞的荧光棒,听着泰勒斯·韦弗纯正的口音。我相信她那一刻的心情一定是无与伦比的。那一刻,她一定无比幸福。
而这件事最后的结局,就是姨妈知道后冷战了好多天,对妹妹不理不睬。姐姐虽然能理解姑姑的苦心,但还是违心的愿意去现场。她说:这是她二零岁时最想感受到的幸福。她很满意。
音乐,趁还来得及。
年轻不代表不成熟。很多时候,我们被父母保护的太好了,尤其是我们的母亲,总是担心自己远行的孩子,担心琐碎的琐事,尽管我们确信自己能做好。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我们特别想做自由的灵魂,愿意为自己想做的事情努力,哪怕需要冒险,也跃跃欲试,不怕摔跤。这是青春赋予的心态。
我跟我妈说了我姐的事,我妈听起来跟我姐一样:“走这么远,外面的世界这么复杂,大人怎么放心?听音乐会。以后有能力的时候再听。现在想听,就买张CD。amp; 在这种情况下,我并不感到惊讶。妈妈们总是以照顾孩子为由,阻止我们自己做一些事情。正因为如此,我们欠下了很多本该在同龄完成的事情。如果听CD,我无法亲身感受千人狂欢。如果等到父母完全放心了,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保持这样的热情。太多次了,真的错过了,就晚了。
我也是一个喜欢分享的人。我会和妈妈分享我的想法。哪怕只是嘴瘾,也要说出来让自己汹涌一阵。这个时候,父亲总是最给人面子的。他会陪我策划一些事情,就算实施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妈总会揭开现实的本质,让人失去兴趣。其实有很多话,是我们在配合梦想说的。那一段只是为了充实我们不切实际却渴望的东西,不用提醒我们也能认清现实。就在那一刻,我很开心。
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不同的态度,对世界不同的认识,对事物不同的理解,对自己接触的事物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快乐。比如今天,我依然相信诗和远方,期待和一群人喝酒骑马,尝试人生的各种可能。当我得到我期待已久的东西时,我仍然可以无限快乐。这种心情属于我的十八岁。
我无法想象在青春退去后,我是否还能对现在坚持的东西充满希望。我怕我那脆弱的骄傲在我横冲直撞之后散落一地,我怕我不会像现在这样快乐阳光。我只需要尽力活在当下。毕竟生活就发生在眼前。至于未来,那是另一回事。现在,趁还来得及。
所以,在你年轻的时候,这个人的生存有很多不同。年轻的时候做一次刺激的过山车,年轻的时候跳一次,年轻的时候听一场演唱会,年轻的时候来一次自己的旅行。这是我二零岁想得到的幸福。毕竟我追求的是年轻时最想做的事。
音乐,应该还不算太晚。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