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过年,人们都感叹年味越来越淡。
这样的感叹,对于经历过农村居住的人来说,更是如此。腊月一到,农村就在筹划过年。首先是浆被子,赶上太阳晒,被钉住。然后,全村就这么忙起来,腌腊肉,杀猪,打豆腐,做米线,拉布请裁缝做新衣,煮糖,炒米做糖,扫灰尘等等。
物质越来越丰富,市场上可以买到很多东西。我们不再自己做,豆腐也不做了,大米面粉都在超市买,气氛渐渐冷清。在农村,青壮年通常要到腊月下旬才回来;一般城市的市民都是除夕才放假。年夜饭不再吸引大人小孩的味蕾,压岁钱只是比平时的零花钱多一点。amp; 春晚amp; 热闹寂寞,普通朋友用微信消息拜年就可以了,睡懒觉成了新年最大的礼物。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孩子可以安心的睡到中午。不再热衷于互访,门半开着,电视开着,一家人在看,或者大家都在玩手机。
正月里的农村,再也没有走村串户的说书人,再也没有龙灯蜿蜒腾跃的夜晚,再也没有鼓手站在门前说好话取酬。在城市里,与销售有关的地方到处都在出售,刘德华amp; 恭喜发财amp; 年复一年,红色是主色调,私家车和出租车都很繁忙。亲戚互相拜访,一起吃饭打牌聊天,喝多了,在车上喝得烂醉。过了几天,我渐渐恢复正常。该上班了。回望新年,好累!灯火阑珊处,寂寞叹息:年味已尽。
年味儿没了吗?不会。如果你是一个流浪者,在回家的火车上看着那么多渴望回家的面孔,你会体会到当年的滋味;如果你明白他们只能在家里呆几天然后回城市,但他们不怕付出任何代价回老家,你就能体会到当年的味道;如果你看到农民工和他们的妻子披着厚厚的衣服,骑着摩托车飞驰回家,你就会明白,我们心中的年味就像候鸟,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返乡;如果你看到大半个中国在迁徙,亿万母亲在门边守望,亿万儿女在等待团聚,你就能感受到年味。当你回到你的家乡,回到你的亲人身边,然后对比异乡的生活,你就能感受到当年的味道。年味是我们的文化,它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但是,它在变,但对团圆和幸福的向往没有变,对亲情和友情的向往没有变。
给新年发信息不好吗?打电话问好不好吗?少放或者不放烟花不好吗?不做豆腐不做炒米糖不好吗?它们是新形势下新的过年内容,更加环保低碳。年味不只是锣鼓喧天,它与时俱进,因为年也在时。年味在你轻松的心境里,在你感慨的心里,在你感激的泪水里,在你刷卡购物的成就感里,在你回忆的温柔里,在你对年味的怀念和批判里。
孩子们永远不会讨论一年的阴影。你记得圣诞颂歌中的斯强克先生吗?因为爱情的冷漠,他无法理解圣诞节时人群的欢乐。保持童心,保持敏感,保持对美好的信任和期待,年味就一直在。因为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年味更接近它的本质:爱与被爱,感恩与感动。
更多好内容,请关注:破作文 - pozuo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