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二、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三、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四、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五、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六、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七、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八、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九、见素抱朴、少私寡欢。
一零、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一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一二、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一三、日极则仄,月满则亏。物极则反,命曰环流。
一四、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一五、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一六、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一七、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
一八、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一九、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二零、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二一、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二二、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二三、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二四、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二五、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二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二七、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二八、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二九、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
三零、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三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三二、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三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三四、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三五、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三六、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三七、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三八、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三九、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四零、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四一、兵强则灭,木强则折;革固则裂,齿坚于舌而先敝。
四二、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四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四四、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四五、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四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四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四八、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四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一/二 一 二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