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过张林山 - 明,浦源

名山几度欲寻幽,此日虽来不暇游。
一棹黄昏过山下,疏灯络纬满林秋。
《名山几度欲寻幽,此日虽来不暇游。一棹黄昏过山下,疏灯络纬满林秋。》这首诗以名山为背景,通过描绘黄昏时分诗人登山观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名山几度欲寻幽,此日虽来不暇游”,诗人表达了自己曾经多次想要探寻名山的幽静,但今日虽然来到这里,却没有时间仔细游玩。这种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名山的向往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忙碌和匆忙。 “一棹黄昏过山下,疏灯络纬满林秋。”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黄昏时分山下的景象:一叶扁舟划过寂静的山下,稀疏的灯火在树林中闪烁,仿佛纺织娘般的络纬虫在低声吟唱。诗人通过这种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凄美的黄昏时分,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和自然的美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凄美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人生的短暂。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时间的无奈和感慨,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