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王庙古松 - 唐,李胄

列植成均里,分行古庙前。
阴森非一日,苍翠自何年。
寒影烟霜暗,晨光枝叶妍。
近檐阴更静,临砌色相鲜。
每愧闻钟磬,多惭接豆笾。
更宜教胄子,于此学贞坚。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古老而繁茂的树林,位于均里之间,分行于古庙之前。树林的阴森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苍翠欲滴,不知始于何年。寒冷的影子里,烟雾和霜雪交织,使树林显得更加暗淡。然而,当晨光洒落,枝叶却显得更加美丽动人。靠近屋檐下,树荫更为静谧,而临近台阶,树色则更加鲜艳夺目。 诗人表达了对这片树林的敬仰与赞叹,同时也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惭愧。每当听到钟磬之声,诗人就会感到内心的愧疚,因为自己的生活与这片树林的坚韧和恒久相比,显得过于琐碎和短暂。因此,诗人认为这片树林更适合教育那些年轻的学子,让他们在这里学习坚韧不屈的精神。 整首诗意境优美,通过对树林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和树林的坚韧,呼吁人们要珍惜生命,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