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食有感三首 -
宋,周文璞
生平参道术,师事大茅翁。
持钥开金匮,焚香立玉童。
黄麟来地上,朱鲤出江中。
今在桁杨畔,依依睡晚风。
这首诗《生平参道术,师事大茅翁。持钥开金匮,焚香立玉童。黄麟来地上,朱鲤出江中。今在桁杨畔,依依睡晚风。》是一首描绘道家修行生活的诗。它通过描绘诗人向大茅翁学习道术,以及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神秘景象,展现了道家修行的神秘和独特性。
首两句“生平参道术,师事大茅翁。”中,“参道术”指的是学习道术的历程,“师事”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茅翁的尊敬和信赖。大茅翁在此处可以被理解为一位道家大师,诗人通过师事他来学习道术。
接下来的两句“持钥开金匮,焚香立玉童。”描绘了修行的具体过程,诗人用钥匙打开金箱柜(金匮),可能是指打开心灵的宝库,寻找内在的智慧和力量。而“焚香”则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专注,“立玉童”则可能意味着保持内心的纯洁和童真。
接下来的两句“黄麟来地上,朱鲤出江中。”描绘了更为神秘的景象,黄麟和朱鲤都是传说中的神兽,在这里出现可能意味着诗人已经超越了凡俗,进入了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
最后两句“今在桁杨畔,依依睡晚风。”描绘了诗人在修行完成之后的状态,他现在在桁杨畔休息,被晚风轻轻吹拂着,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道家修行的过程和诗人在修行完成后的状态,展现了道家修行的神秘和独特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深深敬仰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