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河西春晚 -
宋,吴则礼
河西春晚。
独有柳条来入眼。
塞外斜斜。
不道欺寒红杏花。
边笳初发。
与唤团团沙塞月。
雁响连天。
谁倚城头百尺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夜晚边境景象的诗,通过对柳条、塞外、杏花、笳声、雁阵等边境特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句“河西春晚。独有柳条来入眼。”描绘了河西地区春天的晚景,柳条在眼前摇曳,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这句诗通过视觉描写,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柳条的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身处边塞的孤独。
“塞外斜斜。不道欺寒红杏花。”描绘了塞外的景象,寒风中,杏花在无助中凋零,表现出边塞的寒冷和荒凉。这句诗通过杏花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孤独。
“边笳初发。与唤团团沙塞月。”这句诗描绘了边塞笳声响起,月亮在沙地上缓缓移动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表现了边塞的寂静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雁响连天。谁倚城头百尺栏。”这句诗描绘了大雁在天空中鸣叫,城头上有人倚着栏杆的景象。这句诗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写,表现了边塞的空旷和寂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孤独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柳条、塞外、杏花、笳声、雁阵等边境特色的描绘,表现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诗人的孤独思乡之情。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将边塞的景象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