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院后半壁古城歌 - 明,赵贞吉

君不见秦城万里如游龙,首接洮河尾辽海。
三堵龙头势隐辚,至今不共山河改。
何时山外起新陴,围绕古城当户楣。
相逢若识桃源叟,应忆当时征戍儿。
这是一首描写古城秦城的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展示了秦城的雄伟气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首句“君不见秦城万里如游龙,首接洮河尾辽海。”,以游龙比喻秦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秦城的巍峨和绵长。同时,通过“首接洮河尾辽海”的描述,展现了秦城的地理位置之重要,横跨大江南北,连接了中原与边疆。 接着,“三堵龙头势隐辚,至今不共山河改。”,通过对秦城三堵龙头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秦城的雄壮气势。而“至今不共山河改”一句,则表达了秦城历经沧桑,依旧屹立不倒的历史厚重感。 然后,“何时山外起新陴,围绕古城当户楣。”,诗人通过设问,表达了对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期许。希望能够在山外建起新的防御工事,环绕保护古城,使古城更加安全坚固。 最后,“相逢若识桃源叟,应忆当时征戍儿。”,诗人用典故引出了对过去征战历史的回忆。桃源叟指的是世外桃源中的老人,诗人希望通过与老人的交流,让人们回忆起当时的征戍儿,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生动,通过对秦城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