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梅 - 明,筠隐遂

古干横斜意自奇,半开半蕊亦相宜。
寒时悔不前村觅,知是溪桥第几枝。
这是一首描绘冬季梅花的诗,以古拙的梅树枝干和半开半蕊的梅花为主要描绘对象,营造了一种清寒而优美的意境。 首句“古干横斜意自奇”,以“古干横斜”描绘梅树的形态,既表现了梅树的古拙,又展现了其独特的姿态。一个“意自奇”表达了梅树的独具一格,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梅树的赞叹之情。 次句“半开半蕊亦相宜”,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形态。“半开半蕊”既描绘了梅花的含苞待放,也展现了梅花的婉约之美。一个“亦相宜”既表达了梅花这种半开半蕊的状态的恰到好处,也流露出诗人对梅花这种状态的欣赏。 末两句“寒时悔不前村觅,知是溪桥第几枝。”则是诗人对未能早些发现这株梅树的后悔之情。“寒时悔不前村觅”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时节里,对未能找到这株梅树的后悔,“知是溪桥第几枝”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株梅树具体位置的疑惑,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梅树的向往和喜爱。 整首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寒梅傲立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