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二首 -
宋,蔡沈
种木必培根,清流必澄源。
根源得其理,流末乃可言。
圣贤本始务,条达盖自然。
时俗枝委求,持操空尔烦。
存存此成性,道义斯其门。
这首诗歌首先使用“种木必培根,清流必澄源”的比喻,阐述了事物的发展必须从基础做起,从源头抓起的道理。树木要长得茂盛,必须先要培固其根部,河流要清澈,必须先要澄清其源头。这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重视其根本,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发展得更好。
接着,诗人通过“根源得其理,流末乃可言”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根源和基本原理,才能对其末流进行有效的理解和掌控。
“圣贤本始务,条达盖自然”这句话表达了圣人贤哲对事物本始状态的追求,以及对事物自然发展的尊重。他们理解事物的规律,遵循自然的法则,因此能够做事有条不紊,自然而然。
然后,“时俗枝委求,持操空尔烦”这句话诗人批评了世俗之人只追求表面的繁华,忽视了事物的根本,这种做法只会让人感到烦躁和空虚。
最后,“存存此成性,道义斯其门”这句话是整首诗的总结,诗人强调了保存和发扬人的本性,认为道义就是通往这个目标的门户。也就是说,只有遵循道义,才能保持和发扬人的本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比喻和对比,阐述了重视基础、追求本始、遵循道义的重要性,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