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附见四印斋本天籁集卷上内。原题云 - 元,

世间清苦禅和、了心才到安闲地藜床兀兀,经年打坐,颓然假寐。
却甚床边,偶闻牛斗,不知喧蚁。
怪藤条临济,饥餐困卧,方会得、个中味。
争似横江楼上,入帘栊、好山供翠。
悠悠万事,从今都付,黄梁原作粮,兹从丁钞本改炊里。
朝暮阴晴,定应不废,平生甘睡。
笑傍人问我,何当梦觉,为苍生起。
尽录,姑记其一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苦禅和的生活景象,表达了对于世间纷扰与平淡生活的反思和体悟。 “世间清苦禅和、了心才到安闲地”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禅和生活的理解,认为只有了解了世间的清苦,内心才能达到安闲的境界。 “藜床兀兀,经年打坐,颓然假寐”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简单而清静,通过打坐修行,达到身心的和谐。 “却甚床边,偶闻牛斗,不知喧蚁”进一步体现了这种清静的生活状态,即使外界有牛斗的声音,也不会打扰到僧人的修行。 “怪藤条临济,饥餐困卧,方会得、个中味”这几句用形象的比喻,描述了僧人修行的艰辛,但也只有经历了这些,才能真正体验到禅的味道。 “争似横江楼上,入帘栊、好山供翠”这几句则表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认为这样的美景能够给人带来宁静和平和。 “悠悠万事,从今都付,黄梁原作粮,兹从丁钞本改炊里”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将世间万事都看做过眼云烟,只将黄粱作为粮食,体现了他的超脱和淡泊。 “朝暮阴晴,定应不废,平生甘睡”这几句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他都能够安然入睡,体现了他内心的平静。 “笑傍人问我,何当梦觉,为苍生起”这几句则表达了作者的宏愿,希望能够为苍生福祉而奋起。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通过对禅和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理解和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