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
宋,张炜
笙簧世所贵,正调多溺沉。
有人怀古心,临风理瑶琴。
一弹秋月高,忽觉开尘襟。
或疑涧泉声,忽作鸾凤吟。
得意自怡悦,子期难再寻。
铜壶一枝梅,尽可为知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弹奏瑶琴,怀念古人,表达了对自然、高洁品质和生活哲理的赞美。以下是具体的赏析:
首两句“笙簧世所贵,正调多溺沉”描绘了社会上人们追求笙簧这样的繁复音乐,而正调的音乐往往被淹没。这反映了社会的浮躁和对简单、纯真美的忽视。
“有人怀古心,临风理瑶琴”则描绘了一个心怀古人的人,在风中弹奏瑶琴,表达了对古代高尚精神和文化的怀念。
“一弹秋月高,忽觉开尘襟”通过弹奏瑶琴,人们仿佛能看到秋月的高远,忽然觉得开阔了心胸,摆脱了尘世的烦恼。
“或疑涧泉声,忽作鸾凤吟”这两句描绘了音乐的变幻无常,有时像涧泉之声,有时又像鸾凤之吟,展现了音乐的魅力。
“得意自怡悦,子期难再寻”表达了弹琴者自得其乐的心态,同时也反映了知音难觅的感慨。
最后两句“铜壶一枝梅,尽可为知音”则以铜壶和一枝梅为知音,表达了在生活中,即使是简单的物品也可以成为我们的知音,陪伴我们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描绘弹琴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高洁品质和生活哲理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浮躁和对简单、纯真美的忽视,让人深思生活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