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安庆城 - 明,法智

浮图高出暮云低,雉堞连阴碧树齐。
茅屋人家兵火后,楼船鼓鞞夕阳西。
大江千里水东去,明月一天乌夜啼。
欲酹忠魂荒冢外,白杨秋色转凄迷。
这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哀伤感的诗,通过描绘一个战争后的场景,展现了生活的残酷和自然的恒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浮图高出暮云低,雉堞连阴碧树齐。”描绘了一幅宏阔的画面,浮图高耸,暮云低垂,雉堞连绵,碧树整齐。这里既有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又有人工建筑的痕迹,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 颔联“茅屋人家兵火后,楼船鼓鞞夕阳西。”将视线转向了战争后的茅屋人家,楼船的鼓声在夕阳西下时响起。这一联通过“兵火后”三个字,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通过“夕阳西”表达了一种时间的流逝,一种历史的沉淀。 颈联“大江千里水东去,明月一天乌夜啼。”进一步扩大了诗的视野,大江千里,水向东流,明月当空,乌鸦夜啼。这里运用了自然的元素,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尽的哀伤。 尾联“欲酹忠魂荒冢外,白杨秋色转凄迷。”诗人想要祭祀那些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但是他们的坟墓已经被荒草覆盖,白杨树在秋色中显得更加凄凉。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和怀念,同时也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战后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对英雄、对生活的深深思考和感慨。诗人的笔触深沉而细腻,语言凝练而富有张力,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