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坝 - 明,谢肃

海宁州西来往频,长安坝上最伤春。
东风桃李非无主,归燕楼台不见人。
天末云帆随望远,雨余芳草唤愁新。
故乡门巷干戈底,越客相逢话是真。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色彩的诗,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海宁州西来往频,长安坝上最伤春。”描绘了诗人在海宁州西部频繁来往,而在长安坝上,他感到了最深的春伤。这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引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颔联“东风桃李非无主,归燕楼台不见人。”中,诗人用桃李和归燕的形象来进一步描绘春天。桃李在东风中摇曳,并非没有主人;归燕在楼台之间飞翔,却不见人的踪影。这些形象既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又带着淡淡的忧伤。 颈联“天末云帆随望远,雨余芳草唤愁新。”在这里,诗人通过云帆和芳草的形象,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和忧虑。云帆随着目光远去,仿佛在追寻着远方的故乡;雨后的芳草则唤起了新的愁绪。 尾联“故乡门巷干戈底,越客相逢话是真。”诗人通过描述故乡的门巷被战争所笼罩,表达了他对故乡和时局的深深忧虑。而与越地客人的相遇交谈,则使他更加确认了这一现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情感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的春天景象既美丽又带着忧伤,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