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昨夜虽三五 -
宋,李曾伯
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
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
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表里一壶天。
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
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
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怅未了尘绿。
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
这是一首描绘月夜景色并充满幻想的诗。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将夜晚的宁静、月亮的圆润、广寒宫的遐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的开篇“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通过对比昨夜与今宵的月亮,凸显出今宵月亮的圆满,形象生动。 “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表里一壶天。”,描绘了静谧的月夜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表达了诗人在如此美妙的夜晚,即使身体疲惫,也舍不得入睡的心境。这是对美景的热爱和珍惜,也展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这里,诗人通过嫦娥的视角,调侃自己的年老色衰,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神话的向往和对月宫的幻想。 “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则是诗人回忆过往,对曾经游历过的山川景色记忆犹新。
“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怅未了尘绿。”这一句充满了诗人的遐想,他希望能乘着木筏访问星斗,探访广寒宫殿,表达出他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最后的“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则是诗人的愿望,希望能得到长生不老的药,换骨成仙,以此表达出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永恒的追求。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浪漫主义和幻想,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对比现实与神话,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未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