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庙 -
宋,许表时
千载兴亡莫浪愁,汉家功业亦荒丘。
空馀原上虞姬草,舞尽春风未肯休。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忧国情怀的七言绝句。
前两句“千载兴亡莫浪愁,汉家功业亦荒丘”,采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诗人起笔就说:“不要随意地为千年兴亡之事而发愁。”从字面上看,这似乎是在劝慰别人,实际上是强作精神,以此来掩饰内心的不平静。这里用“千载”而不用“百年”等数量词,更显得时间跨度大,而且暗示其中有许多事情值得诗人思索。次句用汉代江山作比,表面上是写江山千古依旧,而汉家丰功伟绩也都埋葬在荒丘废墟之中。言外之意是,如果汉家子孙能励精图治,江山依旧属于汉家,那么就不会有当年楚霸王乌江自刎的历史悲剧重演了。
三、四句“空馀原上虞姬草,舞尽春风未肯休”,在前两句的基调上,又增添了更为深沉的感慨。这两句用的是《垓下歌》的成句,但与原意不同。“虞姬”是项羽爱姬,从《史记》和《汉书》中,我们知道她不仅美丽勇敢,而且对项羽忠贞不贰。这里用来比拟汉家功臣的遗族,即借对美人和英雄的爱怜与同情,来表达诗人对兴亡原因的深刻思索。由于项羽军队被围困,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他与虞子期有这样的生死诀别: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一边唱一边舞的情形正如诗人在《绝命词》中所写的那样:“肠回楚帐断魂销,坐对孤城气未消。昨夜帆师来犯界,笑谈回首亦徒劳。”读到“舞尽春风”的“舞”字,我们就仿佛看到一个已陷入绝境的将军和一群跟随着他的楚国的老百姓在乌江边上围着熊熊的篝火狂歌劲舞的情景。而这种舞蹈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而已。因此,“舞尽春风”便意味着繁华落尽,生命枯竭。诗人在这里写的是一种象征性的“物”,而不是抽象的“意”,用意十分深邃。
诗的前两句主要是讥讽汉朝统治者不能继承霸王之志,一统天下;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忧伤、劝诫和憧憬。因此这首诗既是对汉朝统治者发出了沉重的警告,也是寄托着诗人一种强烈的爱国的思想感情。在“漫愁”二字上值得深究,“千载兴亡”为什么“莫浪愁”?愁有何用?是警告还是无奈?是要人洒泪还是要人献身?……这千般思绪万种愁绪都凝聚在这两个字上了。诗人的高妙之处在于他的这种似贬实褒、明贬实怜的手法,既可使人一读三思又可使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象征比拟和对比等手法,使诗的形象含蓄而富有韵味。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辛弃疾一贯坚持的以天下为己任的“烈士”情怀和壮志难酬的“骚情”。
总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一首充满着爱国激情的诗篇,它为历代所传诵,尤其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更是成为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