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蠔石 -
宋,方翥
累累蠔山着石面,此非所有能无疑。
细看大石深孔窍,舟人撑篙迹犹遗。
乃知此山千载前,汹涌尚作海渺瀰。
蛟龙鱼鳖占窟宅,不省造化能密移。
这首诗通过对“累累蠔山”的实地考察,对当地的历史地理环境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作者对“累累蠔山”的起源提出了疑问,通过仔细观察大石的孔窍,想象到了这座山曾经是海洋的一部分,因为地质变化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他推测在这座山的底下,曾经有蛟龙鱼鳖等海洋生物居住,而这些生物曾经生活的环境已经因为造化的力量而发生了变化。
在“舟人撑篙迹犹遗”这一句中,作者想象到了当时的船夫在这里撑篙劳作的场景,似乎能感受到当时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劳动生活的情景。这样的描绘方式既让读者对这座山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又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关怀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最后,作者通过“不省造化能密移”这一句,表达了对自然造化的敬畏之情。他认为自然的造化力量是无穷的,能够改变山川地貌,甚至让海洋生物的居住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样的思想观念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累累蠔山”的实地考察和历史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关注,以及对自然造化的敬畏之情。这种思考和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