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朱邑墓 -
宋,刘焘
古木森森覆墓亭,大农祠在古桐城。
后来为政应千辈,能使斯民独有情。
这首诗通过对古木、森森墓亭、古桐城和大农祠等自然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对为政者的期许。
首句“古木森森覆墓亭”,通过一个“森森”的形容词,生动地描绘出古木之多和茂密,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其次,“墓亭”二字则点明了诗歌的主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逝去之人的敬仰。
第二句“大农祠在古桐城”,提到大农祠,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所,常被用于祭祀或纪念某位为政有方的官员。在这里,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尊敬,也对为政者提出了期望。
接下来,“后来为政应千辈”一句,诗人以感叹的方式表达了对历代为政者的感慨和期望。这千百年来,有无数的为政者,他们或许有贤有愚,但他们都为了人民的福祉而努力。
最后,“能使斯民独有情”一句,诗人表达了对为政者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像前人一样,为人民的福祉而努力,能够做到公正无私,使人民生活得更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以及对为政者的期许,表达了诗人对公正、无私、人民福祉的追求。这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