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姑苏有感 - 明,孙良器

东吴城外尽烽烟,百姓流移半在船。
为问秋风旧来雁,稻粱今有几家田?
这首诗《东吴城外尽烽烟,百姓流移半在船。为问秋风旧来雁,稻粱今有几家田?》通过描绘东吴城外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百姓流离失所的同情和对战争的谴责。 首句“东吴城外尽烽烟,百姓流移半在船”直接描绘了战火纷飞的场景,东吴城外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被迫移居他乡。这一景象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无助。 第二句“百姓流移半在船”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主题,诗人通过描述百姓被迫漂泊在船上的情景,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对战争的谴责。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失去了家园,被迫漂泊在茫茫江河之上,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悲凉。 第三句“为问秋风旧来雁,稻粱今有几家田”诗人借秋风中归雁的意象,表达了对丰收景象的渴望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诗人询问秋风中归来的大雁,今年有多少人家能够收获稻粱?这一问题既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切,也表达了对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的谴责。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对丰收景象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其人文关怀和诗歌才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对丰收景象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诗人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其人文关怀和诗歌才华。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战争对人民的伤害,我们应该珍惜和平,反对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