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般若台一首赠源□长□ -
宋,钱端礼
云收出远林,两山不隔鸣。
层台迥出层霄外,霜还同霜月平。
修竹可人无俗韵,疏梅能事僧清。
宝遍虚空界,深夜犹闻梵呗声。
这首诗《□□云收出远林,两山不隔□□鸣。》的意境非常高雅,它以自然景色为对象,通过描绘远处的山林、山谷中的鸟鸣、层台高台和霜月等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
首句“□□云收出远林,两山不隔□□鸣。”描绘了远处的山林被云雾笼罩,随着云雾散去,山林逐渐显露出来,山谷中的鸟鸣声也传了出来。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层台迥出层霄外,霜□还同霜月平。”这句诗描绘了高台离天际很近,仿佛与天上的霜月平齐。这句诗通过视觉的夸张,表现出高台之上的辽阔和壮丽,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修竹可人无俗韵,疏梅能事□僧清。”这句诗描绘了修长的竹子和稀疏的梅花,表现出一种清雅、高洁的意境。竹子被比作“可人”,表现出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而梅花则被比作“能事”,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欣赏和敬仰。
最后一句“宝□遍□虚空界,深夜犹闻梵呗声。”描绘了整个虚空世界都被宝物覆盖,深夜时分还能听到梵呗之声。这句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出一种神秘、神圣的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象征性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同时也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神秘、神圣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反复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