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归山 -
唐,石召
相逢唯道在,谁不共知贫。
归路分残雨,停舟别故人。
霜明松岭晓,花暗竹房春。
亦有栖闲意,何年可寄身。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相逢时的喜悦,以及即将分别时的感伤。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首联“相逢唯道在,谁不共知贫”,直接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相逢时的喜悦之情。这里“唯道在”的“在”字,含义丰富,既指彼此之间的友情,也指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支持。而“谁不共知贫”则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即使身处贫困,也能相互扶持,共同走过艰难岁月。
颔联“归路分残雨,停舟别故人”,描述了分别前的情景。诗人与朋友在归途中分开时,雨还没有停歇。他们停下船只,挥手告别。这种描绘让人感受到了分别的悲凉与不舍,但同时也传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彼此珍视的情谊。
颈联“霜明松岭晓,花暗竹房春”,描绘了友人居住的环境和自然景色。松岭晓色、花暗竹房,这既是友人生活的写照,也是诗人自己内心情感的表达。这里的“晓”和“春”不仅表达了时间的变化,也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亦有栖闲意,何年可寄身”,表达了作者对与友人共享悠闲生活的向往。虽然分别在即,但作者心中仍有归隐山林、与友人共享闲适生活的愿望。这种愿望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手法,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追求自由生活的渴望,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