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中偶成 - 明,郭登

说着滇阳似上天,危桥孤岭万千千。
高低石路偏嫌雨,远近林峦半是烟。
野树向冬多不落,居民经瘴少能全。
频年有梦曾过此,今日南来不偶然。
这首诗《说着滇阳似上天》是一首描绘滇阳(今云南大理)风光的七言律诗。诗人通过描绘滇阳的桥梁、山岭、石路、林峦、野树等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滇阳的赞美和对当地人民的同情。 首联“说着滇阳似上天,危桥孤岭万千千。”描绘了滇阳的美丽风光和桥梁、山岭的险峻。诗人用“滇阳似上天”来形容滇阳的美景,表达了对滇阳的赞美之情。而“危桥孤岭万千千”则描绘了桥梁和山岭的险峻,为后文描绘自然景色增添了更多的情感色彩。 颔联“高低石路偏嫌雨,远近林峦半是烟。”进一步描绘了滇阳的自然景色。诗人用“高低石路”来形容石路的崎岖不平,用“偏嫌雨”来表达石路对雨水的厌恶,生动地描绘出石路的崎岖和雨水对石路的侵蚀。而“远近林峦半是烟”则描绘了林峦的朦胧之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颈联“野树向冬多不落,居民经瘴少能全。”诗人通过描绘野树和居民的生活状况,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的同情和对当地瘴气的厌恶。野树在冬季不落叶,暗示了当地环境的恶劣和人民生活的艰难。而居民经瘴气的生活状况也令人担忧,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民的同情和对瘴气的厌恶之情。 尾联“频年有梦曾过此,今日南来不偶然。”诗人通过回忆过去曾经梦到过滇阳的美景,表达了对滇阳的向往之情。而现在诗人南下来到滇阳,也是偶然之行,但也是对滇阳美景的追求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滇阳风光的描绘和对当地人民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