陟驼巘 -
宋,卢方春
雨凉陟驼巘,转历九十折。
短竹亦自阴,小家亦自洁。
寻草补断蹊,行人以旱说。
农哭眼睛落,天懒霹雳歇。
斯民谓天懒,对此予心热。
凭高览清旷,一峰一气结。
峰下桔槔人,踏水脚如血。
短短赤赤秧,传供毒蝗舌。
太息重凝眸,青青天骨出。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山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天气的忧虑。
首联“雨凉陟驼巘,转历九十折。短竹亦自阴,小家亦自洁”描绘了作者登山的过程和沿途的景色。雨后的山路凉爽宜人,山路曲折蜿蜒,沿途有短竹林和小家庭的房屋,环境清幽整洁。
颔联“寻草补断蹊,行人以旱说。农哭眼睛落,天懒霹雳歇”描述了农民在干旱中艰难耕作的情景。农民们为了补充断绝的路径,不断寻找新的草路,但因为干旱,他们面临着缺水的困境。作者通过描述农民的哭声和天气的懒散,表达了对天气的忧虑和对农民的同情。
颈联“斯民谓天懒,对此予心热。凭高览清旷,一峰一气结”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关心和同情,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思考。作者站在高处俯瞰,看到了一片清旷的景象,但其中一峰独立,显得格外孤独和压抑。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思考。
尾联“峰下桔槔人,踏水脚如血。短短赤赤秧,传供毒蝗舌”描绘了农民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以及面对蝗灾的无奈。桔槔人在水边踏水,他们的脚像流血一样疲惫,秧苗短赤赤的,正在被蝗虫吞噬。这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艰难和蝗灾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山野田园、农民生活的描绘和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