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夏宪副止庵见赠(二首) -
明,罗伦
久病寒衿易觉秋,老怀珍重为东周。
玄天有意缘随在,紫绶何人为国谋。
月桂夜长迷玉兔,银河秋尽隔牵牛。
云山十二窝头路,多谢先生梦寐求。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时序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之作。
首句“久病寒衿易觉秋”,诗人以自己久病身心的微弱感觉,引入了深秋的意象。寒衿,即寒意袭人,使人容易察觉到秋天的来临。这一句为整首诗定下了凄清的基调。
“老怀珍重为东周”,诗人以“老怀”为喻,表达了对生命的珍重,以及对生命的反思。这里的“东周”可能暗指生命中的青春年华,或是人生中某个重要的阶段。
“玄天有意缘随在,紫绶何人为国谋”,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象(玄天、紫绶)比喻人事变迁,表达了对时序和人事变迁的感慨。“玄天有意”可能指天意有意随行,但这样的美好寓意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因此诗人感到疑惑和无奈。而“紫绶何人”则表达了对政治现状的疑问,暗示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注和担忧。
“月桂夜长迷玉兔,银河秋尽隔牵牛”,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月桂夜长迷玉兔”描绘了月桂在夜色中盛开的美丽景象,但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银河秋尽隔牵牛”,则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期盼,同时也暗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两句“云山十二窝头路,多谢先生梦寐求”,诗人以云山为喻,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感慨。“窝头路”可能指人生的曲折道路或困境,“多谢先生梦寐求”则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肯定和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时序、人生追求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序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追求的肯定和赞赏。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