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昭从驾过白卫岭 - 唐,王仁裕

龙旆飘飖指极边,到时犹更二三千。
登高晓蹋巉岩石,冒冷朝冲断续烟。
自学汉皇开土宇,不同周穆好神仙。
秦民莫遣无恩及,大散关东别有天。
这是一首宋朝诗人为“奉旨押运公粮”的途中所见所感所想,创作的一篇纪游抒怀的佳作,颇值得一读。此诗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 善抓特征:作者不是就长城说长城,就山水说山水,而是紧扣秦地的特点,寥寥几笔,几笔带过,“秦”之气势,便显现出来了。在此点出送兵官员是将帅亲临前线,意在鼓舞士气,含有几分军令的严肃性。而将此诗置于全诗的前奏部分,使诗开宗明义,亦显得匠心独运。 2. 写景生动:此诗首联用“龙旆飘飖”状长城的雄姿,尤为引人注目。因为此乃“奉旨押运公粮”,目的就是秦地,这“龙旆”自然非押运官所可比拟。作者在极边之地所见长城之雄姿,与运粮官员在长城以内所见的感受自当不同。这一描写不仅突出了秦地特色,而且写出了长城以内送运官员的感想。此联“登高”二字扣题,而“石”“烟”二字则突出了长城以内冬日清晨的寒冷和凄清的气氛。 3. 寓意深刻:颈联上句用汉武帝开拓疆土与秦民无关的典故,暗寓诗人押运公粮也并非本意,而是迫于朝廷的政令;下句借秦始皇大散关东别有天地的传说,委婉表达了诗人对大散关以东广大地区的无限向往之情。 4. 语言凝练:全诗二十八字中没有一个衰颓、没落、黯淡的词语,没有嗟叹、牢骚的情绪流露。有的只是昂扬斗志、充满自信的“到”字和热切的期盼之情。由于秦地具有了这样广阔的特点,押运公粮而遥望西北而产生壮美想象的情感活动也就自然而然了。这首诗可谓含意深广、言近旨远、景仰向往之思溢于言表。 总之,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情景交融、以景传情、韵味悠长。对于爱好古典诗歌的读者来说,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