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春事为谁来 -
宋,朱雍
春事为谁来,枝上半留残雪。
恰近小园香径,对霜林寒月。
危兰凄断笛声长,吹到偏呜咽。
最好短亭归路,有行人先折。
这是一首优美的咏物诗,通过描绘寒梅的姿态和特质,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首句“春事为谁来,枝上半留残雪”,直接描绘了寒梅的姿态,虽是春天,但花枝上仍留有残雪。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语言和视觉的双重描述,使读者仿佛看到了寒梅在春风中独自挺立的姿态,带着冬天的余寒,又带着春天的希望。
“恰近小园香径,对霜林寒月”,进一步描绘了寒梅的冷艳之姿,它在小园的香径上,面对着霜冻的树林和寒冷的月光。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梅花的生长环境,也通过“恰近”和“对霜林寒月”这两个词语,传达出一种孤独、寂静的气氛。
“危兰凄断笛声长,吹到偏呜咽”,这两句诗以音乐为比拟,将寒梅的孤高之性表达得淋漓尽致。笛声断断续续,正如寒梅独自在风中摇曳,无人欣赏。这种比拟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的美感。
最后,“最好短亭归路,有行人先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寒梅的喜爱和欣赏,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离别的感慨。短亭是古人送别的标志,也是重逢的期待。在这里,诗人希望在短亭的归路上看到寒梅,这样就能让人更加珍惜和期待重逢。而“有行人先折”则暗示着离别和失去,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寒梅的姿态和特质,表达了诗人的孤独、高洁之性和对离别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