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望月二首 - 唐,刘辟

圆月当新霁,高楼见最明。
素波流粉壁,丹桂拂飞甍。


下瞰千门静,旁观万象生。
梧桐窗下影,乌鹊槛前声。


啸逸刘琨兴,吟资庾亮情。
游人莫登眺,迢递故乡程。


皎洁三秋月,巍峨百丈楼。
下分征客路,上有美人愁。


帐卷芙蓉带,帘褰玳瑁钩。
倚窗情渺渺,凭槛思悠悠。


未得金波转,俄成玉箸流。
不堪三五夕,夫婿在边州。
这首诗以月为主题,通过描绘楼高月圆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人的牵挂。 首联“圆月当新霁,高楼见最明”,直接点明时间、地点和景象,描绘出月圆之夜高楼的明亮景象。颔联“素波流粉壁,丹桂拂飞甍”,进一步描绘了月色下的景象,白色的月光流淌在粉壁之上,丹桂在楼脊处摇曳。颈联“下瞰千门静,旁观万象生”,从楼上俯瞰,万籁俱寂,一片平静,而远处的景象仿佛也在这静谧的月光中新生。这两联的描绘非常细腻,形象生动,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月夜的高楼之美。 接着,诗人的思绪转向了对故乡和离人的思念。“梧桐窗下影,乌鹊槛前声”这两句既是对外部景象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表达。诗人似乎听到了窗下的梧桐树和槛前的乌鹊声,这些声音让诗人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和心爱的人。接下来的“啸逸刘琨兴,吟资庾亮情”两句,借用刘琨和庾亮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他们的思念之情。 最后,“游人莫登眺,迢递故乡程”两句则是对游人的劝诫,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游人如果登上高楼眺望远方,或许会想起远方的故乡和亲人,这会让诗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离人的深深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