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
唐,史俊
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
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
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
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
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
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
第七十六卷这首诗是一首对山寺中奇树的赞美和对其未来发展的期待的诗。首先,诗人通过描绘南山寺周围环境的美丽,以及亭亭耸立的奇树,展现出了寺院中独特的氛围和静谧。接着,诗人在描绘奇树时,将之与松柏相比,赞美其坚韧不屈、独立高耸的品质,这暗示了这座寺院中的“此木”在未来也有着发展成为栋梁之材的可能性。
“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树赋予了生命力,使读者仿佛能看到树根深深地扎根在幽暗的山谷之中,岁岁年年不知岁月更替,树枝直冲云霄,几乎探寻到了天际。这描绘了树的生命力强大和坚韧不屈的形象。
“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这句诗,又展现了另一幅画面:在黄昏时分,绿色的山林被雾气笼罩,月光下不时传来夜猿的叫声。诗人用这种方式表现了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色和神秘感,同时也暗示了寺院生活的宁静和祥和。
“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寺院中奇树的期待和祝愿。诗人希望有好的工匠能够发现并利用这棵奇树,让它为佛教事业做出贡献,就像船只在法水的引导下航行,到达目的地。这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寺院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寺中奇树的赞美和对其未来发展的期待,展现了寺院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寺院的祝愿和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