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洞 - 宋,史唐卿

何年雷斧凿山裂,千尺苍崖泻飞雪。
孤凤一去声不闻,海水桑田几兴灭。
我知仙去仙当存,时见真形坐岩穴。
青天半夜玉箫寒,唤醒幽人弄明月。
这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两句“何年雷斧凿山裂,千尺苍崖泻飞雪”,以强烈的对比描绘了崖壁的陡峭和雪花的飞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觉冲击。第三四句“孤凤一去声不闻,海水桑田几兴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冲击,以“孤凤”象征某种理想、追求或情感,但这种理想却难以实现,甚至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逝。而“海水桑田几兴灭”则暗示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 接下来的两句“我知仙去仙当存,时见真形坐岩穴”,表达了诗人的信念,即虽然世事无常,但有些事物是永恒的,我们应该保持对这些事物的信仰和追求。最后两句“青天半夜玉箫寒,唤醒幽人弄明月”,以冷冽的“玉箫寒”和“幽人弄明月”作结,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永恒与无常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敬畏和赞美。这种情感表达得深沉而真挚,令人感到感动和震撼。